“活著,您看一眼就知。”
鐘洺不動聲色,覷一眼管事就認出,是東街黃員外府上,二房掌後廚采辦的人。
他過去在鄉裡混時,這些個大戶裡能說上幾句話的管事,都特地記過。
為的是說不準哪天湊上去,幫人半點事,撿些指頭縫裡漏下的小錢,便夠吃兩頓酒了。
黃府管事依言上前看,用手戳了戳江珧張開的縫,一股海腥氣撲來。
他滿意道:“你今天趕上好運道,我們府上老夫人正饞一口瑤柱水瓜湯。”
旁邊人一聽,花五兩銀子買這東西,居然是為了回去做一道家家都有的尋常湯菜,真是富貴人家自有花錢的辦法。
“貴府老爺孝順,這江珧我們族裡老人見了,都說壽數長,意頭好,當得起一句祥瑞物,孝敬老太君最是合適。”
管事有些意外,沒成想一個賣魚的水上人嘴皮子挺上道,不都說水上人大字不識,行事刁蠻麼?
他捋一把小胡子笑道:“說來正是為此。”
言罷使喚身後的小廝上前使麻繩捆了江珧帶回去,此等好東西要進他們黃府大門,又是二房特地孝敬的,那可得好生從街上走一遭,把老爺的麵子顯出去,銀錢才能花得更值。
五兩銀子到手,鐘洺頂著周圍攤販們的豔羨收了攤。
他不急著回,往糧鋪一趟買了兩升糲米、兩斤乾米粉,拐到肉鋪,割了一條帶肥的豬肉,接著是路邊的蜜果攤,稱了三兩橘子乾,分了兩個油紙包裹起,到時給二姑家的一包。
九越盛產大小橘子,哪怕加了點稀薄的蜜水漬過,仍是最不值錢的果子之一。
成熟的季節山上滿地皆是,而運到北邊身價能翻倍。
有道是南橘北枳,上輩子在軍營,鐘洺遇見的好多北人一輩子沒嘗過橘子是什麼味道。
想到黃府老太太今天的盤中菜,他最後又去菜攤上撿了兩根長水瓜走。
大的江珧賣了,小的還不是隨便尋,老太君吃得,他們也吃得。
一圈轉下來,身上扁擔漸沉,見差不多了,鐘洺重返碼頭上搭船,回了白水澳。
晚食配著清醬燒肉,鐘洺帶著小弟,去二姑家的船上吃了頓“海蜇宴”。
畢竟是今年頭回出海捕蟄,總該吃頓好的鼓鼓勁。
蟄頭切碎,蟄皮切絲,混在一起拌胡瓜,多放香醋,裝進貝殼盤子裡晶瑩剔透,入口清爽,嚼起來“咯吱”作響。
蟄邊炒野蔥,這是海蜇身上最有嚼頭的地方,過火後的蟄邊卷曲,薄薄一片,稍不留神就容易老到咬不動,做好了卻很有滋味。
還有海蜇腦燉蛋,這東西離了海邊就吃不著,沒法醃也沒法曬乾,手一碰就碎,像豆腐,算是水上人家獨有的美味。
另有水煮狗牙螺,清蒸的海膽,和鐘洺惦記一路的江珧水瓜湯。
除了雞蛋和豬肉,都是海邊野生野長的東西,擺上滿桌也花不了幾個錢。
其中海膽各個大如拳,打開後一人一個勺子,抱在手裡挖著吃,像在吃乾飯。
一頓下去,給鐘洺撐了個肚皮滾圓。
次日一大早,又是天不亮便起,隻等出海。
接下來數天,他過的都是這樣的日子——
趕大早睜眼,打樁捕蟄,中間找準空檔下海,得一兜子魚獲,午後去圩集上擺攤叫賣,勤快得與先前判若兩人。
惹得村澳裡的人見了他就側目,不解為何這人突然轉了性子,待打聽到鐘家人說的,是到了歲數想娶親了,方才了然。
但有句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隻上進了可憐巴巴的幾日,能看出什麼來,說不準過陣子嫌累了,又得打回原形。
鐘春霞裝作無意,探了幾回有年歲差不多的姐兒、哥兒的人家,都教人不動聲色地擋了去。
來回幾次後,她心裡也有了數,不再提起,同時替鐘洺深深地犯起愁。
一晃到了第五天的晚上,鐘洺興起,在自家船上抱著錢罐子數錢。
發現除卻第一日賣江珧得了五兩多,其後都是一日賣上兩三錢,最好的時候有四錢。
撇去花在吃用上的,錢罐子裡竟破天荒餘了六兩多的存銀。
罐子是爹娘留下的,以前他爹最喜歡說,什麼時候罐子填滿,家裡就能買得起一艘新船,給鐘洺娶親用。
兒子一艘船,要老子攢上半輩子。
按照鐘洺賺銀子的速度,若是有了新船才能娶親,怕是鐘虎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他抬起手指搓了搓眉毛,想說家裡沒船的,也不至於就說不上親,最多大家都條件差點。
你窮我也窮,誰也彆挑誰的理,但求成親後兩口子擰成一股繩,日子總會越過越紅火。
確定想法後,他心思稍定,預備過了捕蟄季,就掂量著兜裡存銀,去讓二姑給自己尋門合適的親事。
若是沒個有姐兒的人家看上自己,就娶哥兒,不求模樣好不好,是個周正的足夠,要緊的是能與小弟相處得來,一家子踏實過日子。
雖然八竿子還沒一撇,但鐘洺光是想一想,就已覺得心熱。
按部就班的安穩日子剛過習慣,一個尋常的傍晚,裡正召齊村澳裡的人集會,說是恐怕兩日之內,颶風將至。
同樣擠在人堆裡的鐘洺,隻覺心中大石落定。
不枉他成天在船上跟六叔公添油加醋,一時說海下水急,一時說海底有漩,把裡正和族老們念叨地愁眉不展,總算被他引著給正確的判斷。
這一回,村澳裡所有的船都會趕在颶風到來前上岸,不至於如前世一般被猝然來臨的狂風暴雨打個措手不及,而他會護好小弟,寸步不離。
考慮到接下來的大雨會連下許久,鐘洺和二姑打了聲招呼,趕著天還沒黑上山砍柴。
畢竟哪怕人和船上了岸,暫居坡上的石頭屋躲雨躲風,水要燒,飯也要吃。
屆時一下雨,山上的乾柴都成了濕柴,點都點不著,可不就得提前囤好,囤得越多,心裡越踏實。
鐘洺把唐家的那份也攬了過來,盤算著一趟肯定砍不夠,來回兩趟應當差不多了。
離白水澳最近的小山頭叫冠子山,此間依山濱海,是九越縣常見的地勢,水上人再靠海吃海,同樣需要進山砍柴、伐竹,遇見山貨,也多少會帶回一些。
時隔一世,故地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