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淵自收到曹操的軍令,發隴西、漢昌、武都、金城四郡兵馬從征漢中。帳下有楊阜、閻行、張合、朱靈、趙昂等將,兵有三萬餘眾。時以將軍張合、太守楊阜為先鋒,領兵萬人,從下辨直撲沮縣。
陸遜聞張合、楊阜為先鋒深入沮縣,率楊昂、宗預二將,領兵萬人,從陽平關出兵,迎戰張、楊二將。
祁山道,曹軍大軍。
曹軍猶如長蛇於山道間蜿蜒而行,隊列中的旌旗獵獵作響,步卒持槍矛緊跟著旌旗緩行,騎士下馬牽著韁繩而走。
張合、楊阜駐馬於丘坡上,俯視前行的大軍。
“魏公率軍於長安督戰,已命子廉將軍率督兵兩萬走儻駱道南下,督徐晃、曹休、曹真等將;馬孟起率本部萬人走褒斜道,入征漢中。今時加上隴右三萬兵馬,時有六萬兵馬,漢中此戰多半能下。”
曹操並未親征漢中,受糧草供給的限製,他派馬超、曹洪二人率三萬精銳南征,他自己留守長安,觀望漢中、公安的戰事。
畢竟今時的關中不同於日後的關中,先後供給馬超攻漢中,夏侯淵取隴西,已無餘糧。且關中殘破,又經曆了馬、曹之戰,愈發凋敝。
此次伐漢中的糧草,還是從河東、河北調集而來,征調關中、隴西百姓,走數百裡,供給六萬軍士,已是勉強。舉十萬大軍入漢中,後勤根本供給不上。
張合信心滿滿,對楊阜說道:“得破漢中,當可南望巴蜀。再兵下巴地,逼關、張退兵,巴蜀可圖也!”
楊阜挽著韁繩,說道:“將軍,陽平關艱險難克,韓遂舉兵攻之,亡於張飛之手。今陸遜據城不戰,我軍欲取漢中,或許需賴子廉將軍所部。”
張合望著前方奔馳而來的斥候,說道:“據斥候所報,漢中守軍僅有兩萬,多是老弱降卒。今三路兵馬齊下,陸遜欲固守陽平關怕亦是難也!”
斥候勒馬止步,報告說道:“啟稟將軍,陸遜率楊任、宗預二人出戰,兵馬約有萬人,令吳蘭據守陽平關。”
張合欣喜若狂,說道:“陸遜率兵出戰,所報是否屬實?”
“將軍,在下不敢謊報!”斥候說道:“陸遜率兵馬向沮縣而來,應是欲與我軍交戰。”
“哈哈!”
張合撫須而笑,說道:“大軍壓境,陸遜若固守陽平關,我軍雖眾,但以陽平關之險,破城亦是不易。今陸遜不思固守城郭,反而率軍迎戰我軍,此乃我軍之幸事!”
容不得張合不開心,陽平關之險,他豈能不知。如果陸遜堅守關隘不戰,即便等到夏侯淵率隴西兵馬全到,陽平關怕也是難以攻克。想真正攻破漢中,估摸還要看從關中進軍的馬超、曹洪二軍。
今時陸遜放棄關隘,率兵出戰,這不是愚蠢的行為,這是什麼?
如果他能擊敗陸遜,陽平關將不攻自破。陽平關若破,漢中還能靠什麼阻擋他的進軍?
楊阜略有顧慮,說道:“陸遜雖為儒生,但被劉備所重,應非無謀之輩。此次出戰,怕是有挫我軍兵威之念,以求鞏固人心。”
張合笑了笑,不以為意,說道:“劉備心念巴蜀,張飛、關羽西進成都,今時已無大將可用。陸遜或有理政之能,但論用兵實乃儒生也!”
“漢中初下,人心不穩,漢中兵馬多是張魯降卒。今時舉兵出戰,軍士能為陸遜死戰否?”
“挫敵兵鋒,需選精銳出戰,力求敗敵。然陸遜顧忌楊昂為降人,留吳蘭守城,自領兵馬出戰。如此布置,安能破我軍乎?”
在張合眼中,陸遜這招棋太臭了,如果想學張遼那種挫敵兵鋒,應當精選銳士,奮力一擊。然陸遜學了個四不像,顧忌楊昂為降將不敢讓他守家,讓將領吳蘭留守城池。如此布置下來,該出戰的將領守家,不該出戰的人反而出戰。
莫非陸遜以為憑借楊昂這批降卒能夠擊敗他?
無疑是在癡人說夢,該守城的時候,不守城池,選擇出戰;該選大將銳士出戰,卻讓大將守城。
不知己,也不知彼,紙上談兵之人矣!
張合、楊阜二人對視一眼,皆感覺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楊阜沉吟少許,說道:“將軍,陸遜兵出陽平關,今於漢水紮營,距我軍不遠。陸遜既欲與我軍戰之,今時不可錯失良機,我軍宜當速進,以免讓陸遜率軍後撤至陽平關。”
張合微微頷首,笑道:“我與將軍先破陸遜兵馬,再進取陽平關。時漢中得破,你我當為首功也!”
“善!”
且不言張合、楊阜二將率軍趨行,趕赴沮縣,欲與陸遜交戰。
正在漢水西岸的陸遜,得聞張合、楊阜二將率軍趕來,率將校與輕騎百餘人,趟過漢水,於河水東岸觀察戰場地形。
漢水有北、中、南三源,分布為漾水、沮水、玉帶水,三水彙集,流經漢中,始稱漢水。出陽平關向行而行,行至沮縣,此漢水可稱為沮水。沮水從秦嶺流出,於山脈溝壑間穿行,沮縣(今略陽縣)則坐落在沮水河畔。
“今初春之時,河水漸漲,雖不足以為天險,但卻可據敵。將軍何不如在東岸紮營,恃河水而守。”
楊昂頗是憂慮,說道:“然以昂之見,固守陽平關,或是上策。今曹操在關中,不日將可南下,時將軍不在漢中,恐漢中危矣!”
陸遜頗是自信,笑道:“關中入漢中,能行大道不過褒斜、儻駱二道。褒斜雖是易行,但卻被馬超焚燒棧道,從此道南下,必修棧道方能通行。儻駱道,道路遠險,通行遠不如褒斜通暢。”
“今若擊破張、楊二人,舉兵回援漢中,那敵寇當仍在蜀道之戰。”
“擊破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