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他最近所行的政策,已經幫助新順國完整立了另一個利益集團。
聽宮裡的人說,大王曾經念叨過,現在新順國的利益集團,被稱呼為官僚資本階級,與地主不同,因為這一支階級,並非靠土地食利,而是靠資產食利。
土地並非資產,隻有建設在土地上邊的一切可以流通的商品,才叫資產。
叔父可知其中深意?”
洪啟胤聽罷,想了想說:“和商賈很像。所以,這就是西北不禁商的根由?”
“確實不禁商業,但對課稅並不低。
因為大王這邊將許多必需品國有化,並且下達了任務、計劃等,都是不計成本,不計報酬的迭代。
雖然明麵上,很多國企賣出的價格降低了,但朝廷還是給了指導價,執行的是間接稅的收稅方式。
除了官方糧行之外的產業有直接稅外,大部分商品的原材料,計劃內跟計劃外,完全就是兩個價格,這就導致了沒有票證的商品,價格都在漲。”洪承疇說到這裡,發現洪啟胤聽得一頭霧水,趕緊摸了摸內襯,拿出了一本書《大同論·下篇》。
洪啟胤拿過來,稍微翻了一下目錄,看到上邊介紹的名詞,呆了呆:“確實不同尋常,還是需要仔細研究一下新順國的政策,回頭再聊這個。
不過,陝西困苦,關中洪澇旱情嚴重,你可有所了解?”
“這一點確實不好處置,不過新順王已經下令各府州縣清查本地河道、水源,然後根據水源大小、人口分布、河道脈絡、地方誌記載的水文走向,對轄區部分區域的人口進行移村並寨,儘可能保證河道作用在水田四周,降低旱田、山地的開荒麵積。
富裕的人口,則是準備好遷徙,朝廷要對西寧、關西、寧夏各地發動重兵。
今歲夏收快來了,夏收結束,雙搶之後,朝廷就會擴軍,然後發動新一輪的征伐。”
洪承疇說了一下規劃,這也是大部分人都能知道的情報,王三並沒有對下邊藏著掖著,畢竟攻打陝西、高原、關西、寧夏,是元月那會兒就定下來的,並沒有太多人反對。
倒是洪啟胤古怪起來:“不趁著現在大軍龐大東出?反而選擇對四方山區、高原、大漠出手?這是什麼盤算?”
“北地征伐,以戰馬多寡為利。這一次征伐西寧、寧夏、關西,都是為了獲取馬匹來源。”洪承疇說著,“正好叔父來了,侄兒這邊有舉薦名額,叔父可入崇文閣學習,等熟知了大同論之後,就能外放為上吏。”
“上吏?”
“新順國吏員有甲乙丙三級,其中甲級吏員,是有從九品銜的,因此也叫上吏。一般鄉長、鄉佐為甲級吏員。
但也有功勳卓著者,或者重要節點的鄉長,比如都轄一個或者數個農場的鄉長,會給從九品官階。
這種鄉長,要麼是蒙蔭官,要麼是所在的位置很重要,未來數年內人口足夠,或者行政級彆足夠,就會提升為縣,乃至並入州府直轄區劃之中。”洪承疇快速解釋道。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我從陝西鬨革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