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以上,才能允許入廠做工,否則視為非法雇傭勞工,關停工廠,舉家流放。
而選擇加入開拓學院的話,不管男女,家庭都能得到貼補,每年三百斤糧票,一直發到十六歲。
十六歲一到,拓荒戍邊。若是孩子二十歲之前不幸身亡,按照烈士待遇補貼家庭。
全國範圍內興建拓荒學院。然後邊疆各省,將需要的人才技能科目全部報上來,這些孩子從十二歲培養到十六歲,四年時間,總能篩選出厲害的。
邊疆各省需要跟朝廷簽訂借款與意向書,培養孩子的前,三三三一的分配。
省與朝廷各三成,用未來的資源與收入折算,內地省份直接撥款給各地拓荒學院,三成可以要求邊疆各省折兌成資源運入關內,最後一成由朕撥款。
直接解決掉家庭的後顧之憂,才能敞開生。
還有就是花錢全國範圍普及婦幼衛生知識,至少保證孩子能成長。”
王三最終還是忍受不住地方移民的慢悠悠。
在安土重遷的中國,很多時候移民拓荒,絕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地方若是沒有天災人禍,是不會有人選擇移民的。
既然如此,那就人為壓製。
現在之所以移民慢悠悠,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地方逐漸完成了集體化,同時朝廷並不跟曆史上的特殊時期一樣,采用嚴苛的城鄉分離。
而是放開了行腳商的限製,也就是要更多人走出來,給朝廷運輸,就算賺不到大錢,也能混個全家囫圇不餓死。
再加上頭幾年的集體化積累結束,最苦最累的修水庫、建水渠完成,一部分集體社采買了農機,哪怕是蒸汽動力,效率都提升了不止一倍。
如此保證了基礎糧食之後,更多人開始研究養殖、經濟作物種植、紡織等等工業,再加上行腳商的家人負責運輸,一個縣通常與周邊十幾個縣聯係甚篤,互通有無,大量丁餘都會本地吸納,一個個新崛起的鄉鎮,就是吐納人口的無底洞。
對標同一個開始工業化的十億中國人,國家都能維持得穩穩當當。
現在大順才三億不到,地盤比曆史上更大了幾倍,市場也是沒有任何阻礙,唯一限製就是交通速度,但這個需要時間,沒有幾十年一百年,哪有這麼快解決的。
所以,還得鼓勵生育,讓一些不喜歡乾勞力的人,通過生育,來拿到補貼活下去。
反正隻執行十五年,十五年之後這些製度就會廢掉,影響不到一代人,要是能促進生育,就絕對不是問題。
想到這裡,王三又看向醫部尚書問“去年的自然增長率算出來沒有?”
“回陛下,關內各省的自然增長率算出來了,最高的是廣東,自然增長率在百分之二十六點七。
最低的是四川,自然增長率隻有八點七。”
“少了這麼多?”王三有點詫異,“四川沒災啊,怎麼少了這麼多?”
“回陛下,是滇黔桂交四省的鍋。四省為了爭奪人口,遣人前往四川拚命拉人,並許諾重利,同時還有西番軍區的幾個省也大量招人。
並且朝廷還對康巴山裡的羌藏族群用雇傭軍的名義遷徙。
若是不算遷徙離開的人口,四川的自然增長率大體在百分之十八點七七,位於平均水平。”
王三點了點頭“還算可以。讓湖南湖北以及江西三省開放人口外遷,不得阻攔了。他們不缺人口,全部找四川要,西番的西藏、象雄、青海、夏郡都需要人,四川怎麼可能供給得來?”
“是。臣這就安排人下三省摸排人口。”
“行,計劃就到這裡。讓下邊都動起來,四五計劃開始之後,人口普查也要跟著開始了,這一次希望能看到好消息。”
王三令下,幽幽離開。
至於暹羅與東籲兩個王的小動作,對於朝廷來說不算什麼,正愁找不到理由深入他們的國家駐軍,孟族造反,正好合適。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