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內,王燁知道東京十八日情況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二十了。
而這一日,王燁本來正在跟趙開喝酒聊天的~
這是王燁工作的一項日常,每個月總有那麼十幾天,王燁是會晚上跟人吃飯的,有事說事,沒事就閒聊。
當然,如果是傳統的皇帝請吃飯,那是天大的恩寵。
王燁這請人吃飯太多,這恩寵就不算多大的事了。
隻是吧,畢竟是皇帝,大部分時候,這確實是讓人感覺有那麼點受寵若驚的。
當然,吃的次數多了的,也有嫌煩的,比如許貫忠和裴宣。
許貫忠是不太習慣王燁的皇帝身份,總是喝酒喝到一半想起來王燁是皇帝,還是要注意一下,有些不自在。
裴宣是純純的不喜歡這種事,有事說事,有活乾活,沒事彆拉關係···
嗯,趙開不一樣。
梁山時代,趙開不在,屬於後來的那種,資曆上不夠,所以王燁覺得,趙開是有些委屈的,有時候,光有能力也沒用,還得考慮很多其他因素。
文官不僅會排擠武官,他們也會排擠文官,或者說排擠也不合適,而是權力的蛋糕就那麼大,你多分點,彆人自然就少點。
就像六部,那麼幾個主官,原本是侍郎,後來是尚書,人大概還是那麼些個人。
沒犯錯誤的情況下,也遠沒到退休的年齡,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自然是不退的。
王燁不想齊國弄成大宋那樣複雜的官僚體係,弄的乾活的、拿俸祿的、榮養的一堆,亂七八糟的,還會內部權力傾軋。
當然,簡化的結構,自然也是有問題的,那就是權力的相對集中,一旦抓在手裡,往外放的時候,總是會比較難的。
所以宗澤選擇了半退休~
一是急流勇退,二是以身作則。
原本在王燁心中,趙開是最合適的戶部尚書人選。
但是現在的戶部尚書是呂頤浩。
呂頤浩在日本待的時間太長,在把各種事情捋順之後,就打申請要調回來,於是,呂頤浩就又回來做了戶部尚書。
畢竟人家投梁山的時候,起初安排的就是戶部尚書,回來不合適弄沒了,當然繞了一圈回來還是戶部尚書也不合適。
於是呂頤浩又加了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兼戶部尚書。
趙鼎升任中書門下平章事,總攬政務於門下省,呂頤浩回來,就是副相,分管戶部與工部。
齊國一直以來的權力架構,在人員足夠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一正一副。
趙開現在是戶部侍郎,蔣敬也是,分管的活不一樣。
“臣要不先回去?”趙開還是挺有眼色的。
既然是吃飯的時候,送來的情報,想必是緊急的事情,不緊急不會打擾王燁吃飯。
“這事挺大,倒是不急,就是李孝忠,呃,他改名李彥仙了,李彥仙拿下了東京東北水門和新曹門。”王燁笑道。
有些事情,重要,但是不需要保密,無論是跟誰吃飯,這種事情,最好都是說一下的。
“呃,恭喜陛下!”趙開也是一愣,想了想,還是恭喜一下。
“不是拿下東京,隻是占了東京城一麵城牆,如今韓世忠大部已經掌握局勢,來信也是問我後續怎麼處理。”王燁解釋道。
“臣不通軍事。”趙開道,確實是不懂,還沒有從東京被攻破的消息中反應過來,東京城破的也太隨意了~
“嗯,不懂便不懂吧,這事我一時也想不好怎麼處理。嘿嘿,遇事不決,就找許子安,允文(虞允文)傳令許軍師南下,主持東京攻伐事宜。”
“喏!”虞允文拱手道。
做王燁的秘書,對虞允文來說,挑戰很大,也很榮幸,而且升官很快,陛下的上一個秘書樂和,已經到日本做轉運使去了。
自己這···
隻能說陛下栽培的意思太明顯了。
“你看,把難辦的問題,交給厲害的人,做皇帝也沒那麼費勁。”王燁笑道。
“能知人善任,便已經超越了這史上九成的帝王了。”趙開道。
“嗯,所以趙卿任職戶部,便是我知人善任。”王燁道。
“臣於經濟之道,確實知道些~”趙開沒有謙虛,也沒必要謙虛。
王燁上輩子學的是行政管理,對公共關係,經濟學,組織架構什麼的,基本都是略懂,而趙開能把王燁略懂的知識,一點就通,並且能把一些事情做好,做成,那就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