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麼?”
胡森一挑眉,在麵前的筆記本裡翻找了一些文檔。
不久後才給江皓完全講述起行業現狀。
“具體用戶數量倒是沒統計過,應該已經破億。”
“其他一些情況跟幾個同行稍微交流過,光今年的總體用戶量就比去年用戶量增加了起碼7倍往上。”
“還有投行的資金截止目前給到共享單車的資金是有400億米元。”
“其中有10的資金是用於真正的車輛投放上,大概40億米元。”
“至於車輛的投放上,ofo一家就已經超起碼3000萬輛。”
“我們青森騎行的話,大概在市場份額的45,主要份額的70以上都是ofo與摩拜兩家的。”
這會兒江皓算是徹底明白了,怪不得青森騎行都到這個體量了,胡森還不自信。
整個行業感情發展的比青森騎行膨脹的還快!
這種資本無限製熱捧推動行業,果然是令人瞠目結舌。
本以為青森起碼能有市場10的份額,誰知道竟然比他想象中的還要低。
“江總,你說青森這個情況還有機會麼?”
見所有的行業情況包括青森的大致發展情況已經交代清楚,王總是在一旁跟江皓交流起來。
“據我所知,ofo其實已經啟動了上市工作,假如軟銀18億米元投資後,上市的事明年應該就能徹底落地。”
聽著這話,胡森在一旁欲言又止。
但看到想到江皓是很淡定的一如來時的態度,就憋住了。
不過見他這副模樣,王總是先給胡森吃了顆定心丸。
“我倒不是反對這次融資,本來青森騎行這b輪其實也是我主動推著老胡進行的。”
“就是青森原定的戰略,你說要不要…?”
王總沒繼續說下去,但意思江皓聽得懂。
原計劃青森騎行屬於是海鯨和美團合作的紐帶,同時將江南快支付一起拉攏過來。
如今才有了完善的信用評級,以及美團和海鯨的一係列合作。
同時也是想著青森騎行能在共享單車上保持一定的份額,穩紮穩打的往前路邁進。
隻是目前的這個市場份額,以及發展表現。
青森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盈利情況,哪怕不多除開維護成本後一個月就幾百萬,但是真的有盈利。
其他的全都不值一提,讓王總對原本的商業模式有些退縮。
“王總,我覺得我們目前的商業模式沒問題。”
“如今青森缺的隻是時間而已。”
在這種關鍵的節點,距離ofo暴雷以及行業被政策整頓已經處於最後的關鍵節點。
這個時候轉換商業模式,走彆人的老路,這才是真的找死。
江皓這會兒是態度堅決,跟王總再度解釋起來。
“青森騎行的發展對比全行業來說是慢了點,但模式絕對沒問題。”
“目前市麵上還有哪家共享單車是真正盈利的?”
“商業模式其實已經證明了青森的潛力,剩下的就是積累。”
…
“江總,我就是怕時間啊!”
“就怕青森還在積累中,ofo和摩拜就已經上市,而後把整個市場占領殆儘。”
“到那時候,哪怕他們不掙錢,青森也隻能麵臨倒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