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叔到了。”說著,李冰站起身來要去開門。
葉良抬起頭低聲道:“敲門的不是何卓奎。”,語落目光掃視眾人同時也站起身。
見此,周軍起身伸手在空中虛壓了兩下,示意其他人坐下,他獨自向門口走去,李冰並沒有坐下而是跟了過去,葉良一臉不以為然,但他還是側耳留意著門外的動靜。
來到門前的周軍並沒有馬上開門,而是側身貼近門口聽了聽門外的動靜,之後才又正起身子問道:“誰呀,菜館今天不營業了。”
門外傳來一個年輕男子焦急的聲音:“軍哥、軍哥,軍哥快開門是我,東子。”。門外來人徐衛東,此人在本溪的所謂江湖中也算是一號人物,此人與周軍交情頗深。
“江湖”一詞,出自《莊子·大宗師》:“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那時的江湖,不過是字麵上的意思——江河湖泊的簡稱;《漢書》:“太傅犧叔士孫喜,清潔江湖之盜賊。”,這時的江湖是指四麵八方。最不靠譜的就是陶淵明,《與殷晉安彆》:“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嶽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江湖”在五柳先生這兒,一會兒是隱居之地,一會兒成了法外之地,其糾結可見一斑。
近現代,狹義的江湖中人分明八門和暗八門。明八門:金、皮、彩、掛、平、團、調、柳;暗八門:蜂、麻、燕、雀、花、蘭、榮、葛。其中暗八門中的花、蘭、榮、葛出自一家,故有江湖十三家買賣一說,但其中彩門與榮門之間素來極少走動,也少有交集,可身為榮門的周軍與彩門的徐衛東卻交往頗深。表麵來看一個變戲法的(彩門)和一個小偷(榮門),本不會有過多的交集,也不應有幾分瓜葛。因為兩人脾氣秉性頗有幾分相似,周軍與徐衛東就是有了交集,今後也還會有很多這樣那樣的瓜葛。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就從徐衛東遇到那個連姓名都沒有告訴過他的師父開始,他師父“狗王”就告誡他“做人留一線!”。這句話後來被徐衛東衍生了,他覺得做人和賭博異曲同工,既然老話講:“賭品見人品”,那這個“做人留一線”同時也是說賭桌上也要留一線,不要把對方趕儘殺絕。所謂“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如果他在賭桌上殺的人傾家蕩產,那下了賭桌沒準下一秒就有人殺了他,騙局亦是如此。正如《孫子兵法·軍爭篇》中的那句“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
不管贏來還是騙來的錢,徐衛東總會拿出一半捐給東北大學資助貧困大學生。這捐錢的規矩是他師門定下的規矩,雖然徐衛東對這個規矩不甚理解,但資助貧困大學生絕對是他自己心願的一種寄托。徐衛東其實從小學習不錯,讀書的時候他就考上了東北大學,他選擇了就讀機械專業,大一的時候他學習成績是係第一名。這個第一名首先得益於他天生的思維邏輯性與好的不像話的記憶力,其次是他對機械的好奇與喜愛。這些都是從他幼年就充分顯現出來的,例如: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時候孩子們的玩具大多是家長手工做的,而徐衛東的父親總是忙於工作而疏忽了他,有一次他的一個同學把爸爸做的火柴槍偷偷帶到了學校,午休的時候徐衛東終於有機會拿到那把火柴槍,不過那火柴槍隻能在他手裡五分鐘的時間,可就是這五分鐘他就完全記住了那把火柴槍,於是在那天放學後,他拒絕了所有小夥伴在外麵玩的邀請,在他父母下班回到家時,他在爸爸麵前顯擺自己做的火柴槍。從這把火柴槍開始,徐衛東的機加工作一發不可收拾,竹蜻蜓、小帆船、降落傘、彈弓、投石車、捕鳥籠、烤鳥架……。或許也可以說是天妒英才,在徐衛東大二上學期的時候,他爸爸因為本鋼的一次生產事故去世了,母親為此傷心過度導致精神失常住進了精神病院,家裡就隻剩下他和年邁的爺爺,至此徐衛東輟學回家。輟學後徐衛東本可以接替父親的工作,本本分分的做一名煉鋼工人,可本應屬於他的那個工作機會被安排給了一個政府小領導家的親屬,於是年徐衛東成了一個歲的無業青年。就在這一年,他在二馬路的一家電子遊戲廳認識了大他一歲的周軍。
周軍急忙伸手去開門,就在周軍急忙打開門鎖,還沒來得及拉開門的時候,門外已經人聲亂成一團。
拉開大門,緊緊靠在門口處的一個一米七六左右消瘦的背影一個踉蹌摔了進來。仰麵朝天摔倒在瓷磚地麵的便是徐衛東,躺在地上的徐衛東扭頭看了一眼便認出是周軍,也是一骨碌爬起來踉蹌兩步便到了周軍身後:“軍哥、軍哥、軍哥……”,此時的徐衛東已上氣不接下氣。
門外五、六個五大三粗、紋龍畫虎的青年,七嘴八舌的叫嚷道:“東子,你給老子出來,你在軍爺店裡是能躲一輩子是咋地?給老子出來。”
這時從那幾個青年身後走出一人,此人瘦骨嶙峋、尖嘴猴腮、光頭嶄亮,如果不是這嶄亮的光頭很容易讓人誤會這是一隻猴子。此人向前走幾步來到周軍麵前,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隨手從褲兜裡掏出一包煙,從中抽出一支塞在自己嘴裡,隨後又抽出一支遞給周軍。周軍擰眉看著他並沒有去接他手裡的煙。見周軍沒有接煙,他隨手又將煙收了起來,摸出打火機把自己嘴裡叼著的那支煙點著。對這種沒有禮數的人,周軍怎麼可能有好臉色,於是周軍扭頭向徐衛東道:“東子,你這跑的嗬斥帶喘的是咋了?讓狗攆的啊?”
聽到外麵的吵鬨聲,屋裡眾人此時也紛紛起身來到門口。徐衛東李冰是認識的,見周軍回頭對徐衛東這樣說話,李冰走到徐衛東身邊低聲用東北江湖黑話問:“上排親,那蘑菇什麼價?(大哥,那些是什麼人?乾什麼的?)”,又揚揚下巴示意門外的幾個人。
“呦,我說大軍,這小平頭子不錯呀,嗨亮、嗨福啊!比你那財頭子有金兩。(這小姘頭,漂亮、身材好啊!比你老婆好。)”尖嘴猴腮輕佻道。隨後深吸了一口煙便把煙吐向李冰。之後他又看到了站在李正身後的林愛莉,於是“呦呦呦”怪叫起來,朝著身後的人道:“誰說的這啃窯(飯店)隻能搬山子(喝酒),這不是也有花生核桃(放蕩女子或妓女)嘛!周掌櫃這是治了杵兒了(賺了錢了)。”
周軍身後其他人除了徐衛東、李冰都是一臉莫名其妙的錯愕,李正在李冰的背上輕輕拍了一下低聲問:“姐,你們這……說的什麼?每一個字我都懂,問題是連起來是什麼意思?”
“春典”彆說李正這個小“洋大人”了,當前社會中能懂的人也著實不多了,一般懂的更多一點的也就是像周軍、徐衛東這樣有師承的江湖人,菜館門外那個尖嘴猴腮的猴子對“春典”也是一知半解。所謂“春典”,源於明、清,是江湖人彼此間相互聯係交流的一種特殊的語言,亦稱隱語、行話、切口、黑話,是中國舊社會出於不同文化習俗與交際需要,而創造的遁辭隱義的特殊隱語。就像《鹿鼎記》中的一段對話:““紅花亭畔哪一堂?”、“青木堂”、“堂上燒幾炷香?”、“五拄香”、“原來是韋香主””,這就是春典中的隱語。再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那句:“正晌午時說話。”,這句就是“春典”中的報蔓,即報姓名。正晌午時說話——說話既是“言”,正晌午時不用說就是午。言午、許,這麼說大家就容易理解了對吧?許旅長,姓許,所以報蔓說“正晌午時說話”。胡彪報蔓說:“燒乾鍋蔓”,這個就容易理解了,燒乾了鍋,那可不就是胡了嘛!筆者報:“虎頭蔓”,大家試試理解一下。
李冰一臉惱怒,扭過頭小聲答李正:“摔進來的那個叫徐衛東,我問他門外的是什麼人、乾什麼的,門外的那小子說我是軍哥的小姘頭比嫂子漂亮。說林愛莉是"小姐"……”。說完,李冰遲疑了一下,因為她不知道李正現在是否能正確理解所謂的“小姐”是什麼意思。
一聽這話李正便是瞪起了眼睛,轉而扭頭看向葉良道:“你聽見了?”,葉良隻是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但沒有其他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