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仍然不夠‘陌生’。”
範寧的運筆在第1小節處停了下來。
他覺得開篇的引入手法和音色調配是沒有問題的,小提琴的主題旋律也全然是一氣嗬成,但離自己真正想記錄之事、想表達之情緒還差不少距離.
從第一樂章令人不寒而栗的瑰麗風景過來,異常混亂地帶的所謂“異常”和“混亂”,是一種從尋常的概念源頭上就發生顛覆的崩壞。
自己塑造的音樂形象已經在往上靠了,已經在努力拆解、墊高認知了,但對它的模仿、表達與解構力度,還是不夠。
範寧往自己身後右後方的陰影處一瞥,忽然間有了個完全突破常理的創意。
——將用來演奏主題的小提琴樂器,也改造成陌生而突破常理的樣子!
比如,四根琴弦的空弦定高,全部調高一個全音!
從來沒有一把弦樂器會采用如此怪異的定高。
思路一打開,截然不同的內心聽覺就開始在範寧的意識中醞釀鋪展:一把做工粗糙、缺乏細節考究的古小提琴,在樂隊夢囈般的弱奏背景伴奏下,拉出陌生、尖利、刺耳的旋律,就像一具在異世界跳著詭譎之舞的骷髏。
之後,範寧在第二部分寫出了一段田園風格的旋律,竟是此前“巨人”第一樂章中最重要的“原野主題”。
它以顫音發展,為音樂帶來了閒適悠然的意味,但懷舊的色彩很快變得陌生走樣,加了弱音器的銅管、用弓杆擊弦的提琴、增四減五度的運用、頻繁出現的調外半音等.重新將聽眾拖入了那幅神秘、怪誕而恐怖的動態畫卷。
夜晚第7時,第8時,第9時.
未知之時,失落之時,依然像初入失常區一樣,並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奇怪東西闖入,營地外界那些“白色彌撒”的歌聲,也沒有要和自己發生交集的意思。
唯獨範寧越寫越覺得順暢滿意,甚至中間都沒有停筆,去演奏試試音響效果。
一直到把這首帶有兩個中段的諧謔曲的主要結構寫完,隻留下準備填充的配器和對位細節時,他才決定上手驗聽一番。
當然就從最為關鍵的小提琴聲部開始。
範寧對著身旁後側抬了抬手,那把此前在榕樹底下被用於演奏過“恰空”的小提琴,連著弓子已經從陰影中飛出,落到了他的手中。
“咚咚咚咚——”
範寧左手抓住琴頸後,當即習慣性地抬起小拇指,在g、d、a、e四根琴弦上快速撥過,然後在腮下夾好,擰動弦軸,準備調高弦高。
但下一刻,他伸手的動作停在了半空。
撥弦出來的四個音是a、e、b、#f!
“這把琴為什麼已經全部調高一個全音了?”
“什麼時候調的?”
“誰調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