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強大,不僅僅是軍事,還在於其強悍的科研體係和人才培養。
人才是國家的基石,人才的流失對蘇聯的損害是十分巨大的,導致俄國及獨聯體國家好幾十年都一蹶不振!
彭萬華記得據上輩子的統計,蘇聯解體前後一共流失了超過百萬的研發人員、技術工人和高級知識分子。
大部分都是去了美、德、法,一部分去了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韓、新加坡等地。
而我國行動稍微遲了些,在1993年才引進蘇聯的人才,大約隻引進到了一萬人左右的蘇聯科學家。
如今彭萬華早有準備,這部分的人才,他自然不能放過。
而且還有維克托這個本地土著,大家之間很了解,合作愉快,自然挖起人來更加便捷。
先下手為強!
彭萬華這邊提供了優渥的薪水和待遇,還有十分適宜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相比於蘇聯大多數地區的冰天雪地,香江、蘇島、錫聯酋、納聯酋、馬聯酋的陽光和海灘,簡直讓對這些蘇聯移民太有吸引力了!
等這些移民到了之後,發現這些地方太舒服了,甚至還主動給他們以前的同事打招呼過來,形成了自來水。
以至於有些自己過來的移民,彭萬華這邊都沒辦法統計。
陳廣財道:“從1987年至今,我們大概已經移民了56萬蘇聯人,這裡麵高級知識分子、科學家、技術工人占據了95%以上。”
“像頂級的軍工科研工作者,數學家、物理學家和計算機軟件專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經濟學家是最多的。”
“其中約20萬人到了香江,15萬人到了錫聯酋,5萬人到了大陸,剩下16萬人到了納聯酋、馬聯酋、蘇島等地。”
“這些人廣泛任職於我們各個業務板塊以及推薦的單位機構。像萬華大學物理學院的院長海姆、副院長諾沃肖洛夫,就是1987年第一批挖來的人。”
很多來自蘇聯的移民都被彭萬華旗下各大業務板塊瓜分了。
搞科研的教授、知識分子,像蘇聯最頂尖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經濟學者等,很多都進入了萬華大學。
使得萬華大學的師資力量暴漲!
在數學、物理、化學、航空航天、材料、機械動力、船舶等學科,甚至一躍成為全球領先的存在!
沒辦法,蘇聯的人才實在是太給力了!
一批頂尖學術大牛就能帶動高校一個領域、一個學科的建立!
而那些技術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專業技術工人則進入研究院和工廠,為彭萬華各大業務的迅速擴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比如華義航運的造船廠,從一開始收購幾個船廠的小廠,一躍成為在香江、蘇島、錫蘭、納聯酋擁有多個造船基地的大集團!
還有華賓和華友的材料研究所,都收了超過萬人的材料、化學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