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人命作為玩樂也是這樣。
一開始可能隻是追求將彆人的生死玩弄於鼓掌之中,然後就會開始注重玩弄的方式,接著會更感興趣奇葩的死法,緊接著發展成對質和量都有要求。
引人向善很困難,因為善良總是在付出。但引人為惡卻很簡單,因為人類從出生就開始索取。
人類不需要注視深淵,隻要稍加引導,人類本身就是深淵。
最終,席勒收回了所有的冊子,而每一個冊子上,都至少選擇了一個陷阱。席勒也因此獲得了一大筆錢。
冊子的最後一頁有一張可以展開的地圖,那上麵標注了罪犯牢房的位置,以及他們的投注者。
罪犯人數不多,但是投注者比較多。圖紙上一大堆的名字,擠在了一個小小的房間裡。
大多數人會選擇把陷阱設置在自己對頭投注的罪犯的牢房的門口,但是也有一些人更注重利益,想要先淘汰掉對自己所選的人威脅比較大的對手,把陷阱布置在了他們的必經之路上。
還有一部分人就是純樂子人,直接在每個人必須通過的大門口放陷阱,甚至還在冊子倒數第二頁的留言板上,要求更新更多玩法。
席勒自然從善如流。在下一封信中,他向所有投注者闡述了緊急限製措施按鈕的事,並告訴他們,隻要再花點小錢,就可以獲得抽取按鈕的機會。
“小錢”並不是誇張的說法。雖然這些錢在露絲這樣的人看來很多,但實際也就幾百萬美金。哥譚有太多窮得隻剩錢的人了。
就算不是所有哥譚的有錢人都在下注,但光是百十個上流階層的有錢人,他們所掌握的現金資源也已經超出任何人的想象了。
他們幾乎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最富有的城市裡最富有的人。幾百萬美金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小錢,甚至可能隻是他們舉辦一場舞會的零頭。
有不少人選擇了抽取按鈕。之所以是抽取,是因為按鈕很多,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個,不能直接買,而是要十發十發地抽。好在概率還可以,兩千萬之內基本能抽到自己想要的。
開胃小菜吃得差不多了,接下來自然就到重頭戲了。
當然,不是說遊戲就要開始了,重頭戲說的是氪金的重頭戲——角色。
乾擾對手不失為一種戰術,但是打鐵還得自身硬。把自己的角色培養得夠強,勝率才能更大。這是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
就拿貝恩來說,正常情況下,他是必須要帶著他背後背著的那個化學罐的,因為那裡麵的氣體才是他能夠如此強壯的根本原因。
但是不好意思,阿卡姆瘋人院當中最富有經驗的主治醫生剛剛發現,這裡麵的化學氣體不利於他恢複,所以他們就把它卸下來了。
瘋帽匠的腦波控製儀,也是很多人選擇他的原因,但是這玩意兒剛剛被列入了管製武器,也被收走了。
謎語人因流感不幸失聲,稻草人突發急症下不來床,殺手鱷因氣溫過低陷入冬眠,死亡射手賭局出千被人打斷了手指。
遊戲馬上要開始了,阿卡姆瘋人院當中的罪犯卻因新院長不適應管理規則管理不力而頻頻出事,能力突然化為角色碎片。你不抽,那就不能滿命出戰。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實在太過幼稚。難道那些有錢人們不知道是院長搞的鬼嗎?
但還是那句話,不是指望有錢人的慷慨,而是讓他們彆無選擇。
就在有人猶豫的時候,席勒突然宣布,除了他們的賭資之外,他們額外購買的這些付費項目的錢也進入贏家獎池,他一分都不拿。
並且,他公布了目前的投注總額。
金額超乎了所有人預料。
也包括那些有錢人。這下這筆錢對他們來說也不算小錢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錢是現金,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流動資金。對於商業有些研究的人都明白流動資金有多重要。
這筆錢分散地放在他們手裡,大家就都能維持平衡的局麵。但這筆錢如果集中放在一個人手裡,那他就會是哥譚現金王。
這麼多流動資金,足夠改變哥譚現在的商業版圖。雖然不至於讓每個行業都產生大動蕩,但就是因為不知道會落在哪個行業,才讓人提心吊膽。
做生意就沒有不想壟斷的。但是在哥譚哪個行業也做不到完全壟斷,頂多也就是幾乎壟斷,還是有那麼幾個競爭對手的。
可以試想一下,你本來是做某個行業的,結果突然你的競爭對手拿到了一大筆現金,資金流充裕得不像話,在每一個項目的投標上都能搶贏你。這是一種完美的正向循環,錢越多能吃到的肉就越多,肉越多能賺的錢就越多。
那被吃肉的人自然就是惡性循環,賺錢的門路越來越少,手裡的現金就越來越少,此消彼長之下,可就沒有你的立足之地了。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