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小鎮,寫滿滄桑。
高滿政拜讀高祖親筆之書,感其誠意,遂幡然悔悟,入勸說苑君璋道我本漢人,奈何屈身異類?不如儘殺突厥戍兵,率眾南歸。唐天子寄書來此,必定不肯虧負我等。
苑君璋大怒不從,兩人不歡而散。
高滿政恐被苑君璋謀害,便引本部軍夜襲其營,範君璋不備,狼狽逃奔突厥。高滿政乃殺苑君璋之子,以及突厥二百名守軍,舉馬邑降唐。
唐高祖得高滿政來降甚喜,遂拜其為朔州總管,進封榮國公,令追襲苑君璋。
高滿政奉高祖之命出兵,大敗苑君璋及突厥吐屯設。
武德六年四月,吐穀渾接連進犯芳州、洮州、岷州等地,芳州刺史房當樹逃奔鬆州(今四川鬆潘)。唐高祖派岐州刺史柴紹前去救援岷州,柴紹誤入埋伏,被敵重重包圍。
吐穀渾據高臨下,引弓射殺唐軍,箭如雨下,情況十分危急。
然而便在此時,柴紹卻於陣前好整以暇,派人彈奏琵琶,並令二位女子翩翩起舞。
吐穀渾士兵十分好奇,竟然紛紛停止射箭,隻顧觀看美女跳舞。柴紹卻於此時暗派精銳騎兵,繞到吐穀渾背後突然襲擊,由是轉敗為勝。
武德六年六月,苑君璋與突厥吐屯設侵犯馬邑,被高滿政擊退。
此時劉世讓擁兵鎮守崞城,突厥兩處南侵受阻,遂施離間之計,特遣間諜曹般陁前至長安,謊稱劉世讓與突厥通謀,要叛變唐朝。
唐高祖一向英明,但此番便信突厥離間之言,命將劉世讓召回殺死,籍沒全家。
鏡頭閃回,補敘劉世讓其人。
字幕劉世,字元欽,京兆醴泉人,初任隋朝征仕郎。
唐高祖李淵攻克長安後,劉世讓便以其所守湋川(今陝西扶風)歸附,李淵命為通議大夫。時有定汧源賊寇唐弼餘黨侵犯扶風郡,劉世讓自請前往平定,為唐朝立下首功。因功授任安定道行軍總管,繼而奉命率軍抵抗西秦霸王薛舉。
隻因寡不敵眾,劉世讓不幸戰敗,與弟劉寶同被薛舉俘獲。
薛舉命將劉世讓押至安定城下,教其往上喊話,說秦軍已分兵五路,進逼長安城下,以此欺騙城中守將開門投降。
劉世讓假作許諾,卻往城中昂聲高叫敵兵悉數在此,不足懼也。公等應竭力堅守,以求保全大唐門戶!
秦軍諸將大怒,因請殺之,薛舉敬其節操,終不忍殺。劉世讓助弟劉寶逃回,報告敵軍虛實,唐高祖大喜,賜其家絹帛千匹。
平定薛舉之後,劉世讓得以返回,唐高祖命為彭州刺史,不久又任陝東道行軍總管,隨永安王李孝基討伐呂崇茂之叛。
一場激戰,各路唐軍皆都大敗,劉世讓、唐儉、獨孤懷恩等一眾唐將皆被敵軍俘獲。因知獨孤懷恩陰謀反叛,劉世讓設法逃回,將此要緊信息告訴唐高祖。
當時李淵正渡黃河,準備前往獨孤懷恩軍營,得此消息大驚,複又大加慰勞賢卿脫獄而至,豈非天命來救我!卿昔陷於薛舉,遣弟暗中逃回報告敵情;今又冒死來報險情,誠是為國以謀,而忘自身安危。
乃封劉世讓為弘農郡公,賜莊園一座,田地百畝,錢一百萬。其後劉世讓因母死丁憂,複職後擔任檢校並州總管。
竇建德援救王世充時,劉世讓率領一萬騎兵從黃沙嶺出發,襲擊洛州。恰逢突厥侵犯唐朝邊境,高祖詔令劉世讓率軍屯駐雁門。
劉世讓率八百騎兵快速趕赴雁門,突厥處羅可汗大軍先到,劉世讓便退保武州。處羅可汗與高開道、苑君璋聯合攻打,劉世讓拚死以守。
當時鴻臚卿鄭元璹被扣突厥,處羅可汗命其勸說劉世讓投降。
劉世讓厲聲斥道公為漢人,偉烈丈夫,怎能替夷狄作說客耶!
鄭元璹慚愧而退。劉世讓堅守月餘,敵軍退卻。鄭元璹其後回朝,向唐帝詳述劉世讓堅貞勇敢表現,高祖特加褒獎,賜給良馬、金帶,並金帛眾多。
襄邑王李神符鎮守並州,劉世讓多有冒犯,因而被削名籍,流放康州。其後未久,唐高祖征召劉世讓回朝,谘以邊事,命守崞城,至此終死於突厥離間。
閃回結束。劉世讓既死,高祖派遣右武侯大將軍李高遷北上,協助高滿政同守馬邑。
苑君璋帶萬餘突厥騎兵來攻馬邑,未料李高遷突至,與高滿政內外夾攻,範君璋大敗。頡利可汗聞報大怒,親率突厥大軍圍攻馬邑。
李高遷出城迎戰,臨戰時忽然膽怯,竟率部下二千多人趁夜出逃。突厥軍半路截殺,大敗唐軍,李高遷人馬損失過半。
頡利可汗乘勝引軍猛攻馬邑,高滿政率兵迎戰,有時一日十數戰,慘烈異常。
頡利可汗攻城不克,意欲罷戰,便遣使往長安,向唐朝求賜婚姻。唐高祖詔準,但以突厥退兵,撤圍馬邑為和親條件。
眼見大唐與突厥即將化乾戈為玉帛之際,未料隋朝義成公主為報隋煬帝滅國之仇,從中作梗,出麵阻止賜婚議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義成公主此時在突厥已生活三十餘年,先嫁啟民可汗,後又陸續改嫁其三子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
據突厥習俗,可汗正妻在部族中有絕大威勢,且可參與軍政大事。義成公主既為四任可汗正妻,在突厥權勢尤其高熾。
頡利可汗拗不過義成公主,隻得罷議和親,再行征戰。由是聯合燕王高開道,請其製作攻城器具,合力圍攻馬邑。
又過十數日,馬邑城中糧食吃儘,高滿政隻好打算棄城而走。
便在此時,馬邑城中卻忽生變亂。武德六年十月二十日,唐將右虞侯杜士遠於殺死主將高滿政,率兵獻出馬邑城門,投降突厥頡利可汗。
苑君璋進入馬邑城內,大加報複,殺死高滿政部下三十餘人,並其家人妻子,一個不留。
凶信傳至長安,唐高祖悲憫良久,為其輟朝一日,複拜其子高玄積為上柱國,命承襲父親官爵。十月二十五日,頡利可汗與唐朝議和,將馬邑歸還唐朝。
唐高祖李淵任命秦武通為朔州總管,駐屯馬邑。
苑君璋部下都是中原人,厭惡此等內訌不已,又多年來疲於奔命,半數死於征殺,於是大多脫離,轉而投奔唐軍。
苑君璋恐懼非常,恐再遭內亂,便遣使向唐軍主動投誠,請防守北邊贖罪。
李高遷報與朝廷,唐高祖允諾,並遣雁門人元普為使,話符前言,送其免死鐵券。
未料便在此時,恰遇突厥頡利可汗派人前來招降,苑君璋複又猶豫不決。其子苑孝政諫道父親既答應降於唐朝,又要貳於頡利可汗,是自取滅亡也。今糧食殆儘,人心又離,若不及時決斷,恐再發生意外變故,兒孝政不忍見此慘禍!
因見父親不應,隨即單騎南奔。苑君璋急使人追回,然後召集眾人商議。
恒安人郭子威進言恒安地勢險要,城牆堅固,足以駐軍屯兵。且突厥正當強盛無比,主動為我依靠,將軍居此以觀天下風色可也,何必束手受製於人?
苑君璋讚同其議,遂將唐使元普送到突厥。
頡利可汗感其誠義,送以錦裘羊馬,以作慰勞。
苑君璋進駐恒安,籌備再攻馬邑,與唐朝對抗到底。部下由此大怨,爭投恐嚇信於行轅門內,並傳語眾軍若不早日降唐,必將苑氏父子誅滅。
苑孝政害怕至極,複欲策馬出城投降唐朝,卻被苑君璋拘禁,不得自由。其後苑君璋每與突厥入寇馬邑,進犯太原,使邊民吃儘苦頭。
鏡頭轉換,按下馬邑,複說長安。
突厥頻繁騷擾北疆,唐朝常年派兵防禦作戰,軍糧耗費嚴重,邊地人民不勝其荷。
有鑒於此,並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上奏朝廷,力陳形勢,請在並州屯田,以節省饋運。許多朝臣認為屯田麻煩,表示反對,竇靜據理力爭。
最終高祖采納竇靜意見,在並州地區實行屯田。其後每年收入穀物可達數千斛,足支軍用。李淵大喜,擢拔竇靜為檢校並州大總管。
秦王李世民聞說竇靜屯田大見成效,亦上疏奏請,在並州境內推廣經驗,增置屯田。
武德六年六月,瓜州(今甘肅酒泉)總管賀若懷廣率部到達沙州(敦煌西),正遇沙州人張護、李通起兵反唐。賀若懷廣率隨從數百人退保子城,被張護等重重圍困。
涼州總管楊恭仁聞報,派兵前去援救,卻被張護等人打敗。張護進圍子城,殺死賀若懷廣,擁立汝州彆駕竇伏明為主,複率兵圍攻瓜州。
瓜州長史趙孝倫組織人馬奮力以抗,將其擊退,並乘勝反攻沙州。
是年九月,竇伏明以沙州降唐。此為唐初一路反賊,不屬隋末反王煙塵,故此不曾錄於正史,後世大都不傳其名,按下不提。
此後不久,唐廷派安撫使李大亮前往洪州,鎮壓張善安所部盜匪。
李大亮引軍來至洪州,隔贛水布陣,與張善安遙相對話。因見其意動,遂單騎過河,到達張善安兵營,與其攜手攬腕共語,以示彼此無猜。
武德六年十二月,張善安隻率數十名親兵,到李大亮營中回訪。唐軍將張善安親兵擋在門外,隻請其一人獨進。張善安兀自不疑,坦然直入中軍。
李大亮設宴以待,就說往年之事,歡若平生。
酒過三巡,張善安說道善安當初既然降唐,便無反叛之意。怎奈被部下將士所誤,重新淪落綠林,悔之莫及。今欲率部歸降,又恐天子不能免罪。
李大亮說道張總管既有歸降之意,則與我便是一家人也。弟必於帝前全力遮護,以全家性命擔保賢兄無罪。
張善安稱謝不已,然而神色間畢竟不愉,似懷隱憂。
李大亮恐生反複,便生一計,暗遣心腹出帳,對張善安隨從道汝等還不速逃,更待何時?張善安因與我家元帥口角相爭,今被拘帳中,既將開刀問斬矣!
眾隨從聞之,急上馬回歸大營,報說主將被李大亮扣留。諸將大憤,便皆爭嚷,欲集全軍出動,準備渡河攻打唐營,解救張善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便在此時,李大亮使者忽至,宣布張善安手書我已重新歸附唐朝,恐公等不從,故不返矣,你諸將去留自便。
眾將欲待不信,卻見果是主將筆跡。原來是李大亮趁張善安酒醉之時,誘其所書。眾將不由大嘩,皆都痛罵好個張總管!隻圖自己榮華富貴,不惜出賣兄弟,去討好彆人。如此薄情寡義,我等何必靦麵相隨,不如散夥也罷。
隨即各引本部人馬,潰散而去。
此時李大亮便趁張善安醉臥帳兵,派將出兵追擊,俘虜其部眾大半,餘者逃入山林。
張善安直到酒醒,方知部眾已經離散,不由大恨李大亮使用詐計,但已後悔無及。
李大亮由是凱旋班師,將張善安押送長安,來見唐主李淵。張善安甘心認罪,並聲稱自與輔公祏並無來往,唐高祖李淵信以為實,遂赦免其罪,並優厚相待。
及至輔公祏敗亡,唐軍繳獲張善安與輔公祏往來信件,報予天子。由是鐵證如山,張善安無辭可辯,遂被高祖命斬於長安市衢。
張善安部眾不多,但縱橫淮南多年,且曾誅殺周法明,亦屬一路諸侯,至此謝幕。
武德六年末,白簡羌、白狗羌各遣使者到唐朝入貢,求為附庸。
諸羌風俗大致與黨項相同,原來曾依附吐穀渾或黨項。白簡羌有精兵一萬多人,皆都勇猛善戰;白狗羌隻有騎兵千人。
武德七年正月,唐朝便在白簡羌、白狗羌之地,設置維州(今四川理縣北)、恭州(今四川小金川西),派遣太守前往管理。並設州刺史,募兵訓練,以守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