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此時南安伯又閉關不理事情,這些人不害你康大寶便算好的,哪還能救?
是以如若能經過這檔子事,稍稍壓下歙山堂與雲角州廷對康大寶的義憤,在費南応眼裡頭也是合算的。
畢竟隕落的無非是些人命罷了,他與費六婆婆都是一個念頭,亦覺不甚值錢。
費南応本來還擔心康大寶難想得通,卻不料後者也頗為通透,這倒令得他頗為欣慰。
“或是可以好好栽培,”費南応心頭又念一聲:“便算難結得丹。”
他轉而與那隨扈言道:“這些不消入庫,要家中主計將這些清點乾淨,按各房今歲功績派發下去,隻說是‘夫人壽辰將至,借這重明土產、上下同樂’便好。”
那隨扈連忙應過一聲,卻聽得費南応又言道:“去戚宅探聽探聽,昌懿少爺是否跟著其師一道出去了?若是他尚在,便請他過府來見夫人。來了宣威城這般久,費家都無人見過這孩子的麵,這像個什麼話?!”
“是。”隨扈忙下去操持事情,費南応揮過衣袖,喃喃言道:
“或也是該去見見那小子了,看看他這一回開些荒土出來,是要搞個什麼名堂?他折這般多的本錢,總該是有所圖才是,若不然,可非是他的個性。”
————寒鴉山脈
無畏樓騰文府執事羊決不敢怠慢儲嫣然的話,湊上來恭敬拜見了一番;
費家應山軍雖同樣不敢撚後者虎須,但就未有羊決那般恭敬了,便是挨了奚落,也不過隻是灰溜溜地遁走便罷。畢竟一個出身跟腳都無甚說頭的金丹坤道罷了,還不消他們這些貴家苗裔忌憚許多。
然而這些費家修士倒未想到,康大寶這回非但未有記恨他們所為,還特意遣人追上應山軍飛舟,給二位佰將送來了一份尚算可觀的程儀。
如此手段,倒是不禁令人高看他一眼。
羊決那邊,康大寶自也有答謝。
至於儲嫣然,這份人情卻就重了,重明宗將來說不得還要用好些人命來還,不是些許阿堵物便能還得清的了。
且重明盟與獸群的戰事並未因了鱷元的身死而戛然而止。
康大掌門確如費南応所料,以其敦本務實的個性,今番遭惡獸算計,折了這般大的本錢,哪可能無功而返?
來援的盟中弟子其中傷重者施以醫藥,乘飛舟回了兩縣縣邑再行診療;輕傷者就地裹傷,重新編練以待聽用。
康大寶不是不曉得惡戰過後是該休整,可既然來都來了,又有儲嫣然這位上修坐鎮,還不如趁著大軍尚在,多收些靈土入手。
畢竟依著戚夫人所言,據此從甲醜兵寨再往前三千裡範圍內,其實都曾是仙朝開辟過一道的靈土。
不過這都已是二百餘年前上任山南道總管沈靈楓所在時候的事情了,自這位親近仙朝的真人依著今上敕令帶著大股禁軍退出雲角州後。
兩儀宗坐享數州膏腴,對這邊蠻之地自是興趣缺缺;
弘益門等一眾勢力稍弱的金丹宗門倒是陸續來試過接手,隻是經營了一陣過後,這些宗門中的高修卻才發現這是筆賠本買賣。
蓋因這三千裡地段靈脈是有,但卻分布得又小又雜,連一座三階的都無,如此下來派駐弟子所得出產還不夠這些大宗派發年俸,這買賣哪能做得下去?
加之那時候妖獸這片勢力也尚算頗強,時不時便有三階妖校過來遊曳,金丹之下遇著哪能活命?
這便使得這片曾經有百餘座兵寨駐屯的靈土,漸漸重新回歸成了專屬於妖獸的樂園。
不過依著儲嫣然和羊決兩方所言,也不知何故,自百餘年前起,曾經在這片地域不時出現的三階妖獸便就漸漸沒了蹤影。
有人言是因了寒鴉山脈對麵的黎山妖土中又出了一位尊者,正在招攬部眾,不知真假。
袁晉不怎麼關心這些尚算秘辛的事情,隻自然而然的從掌門師兄手中接過了令旗。原本甲醜兵寨中鏖戰近月餘的真修們也儘都得歇,或是回歸各自宗門家族、或是駐守後方休養聽命。
散修敘功過後自回二縣縣邑領賞,這筆靈石數額不小,隻憑重明宗暫拿不出來,也不曉得兩縣公帑內的數額加上夠是不夠。
為此康大寶又花了筆靈石請了位萬寶商行的三等執事過來,好談生意。
蓋因此役重明盟斬殺的妖獸不可謂不多,但品相卻都算不上好。是以便算量大,尋常人家也難出得上個好價錢。
萬寶商行自無這個問題,他家在仙朝各道具有門路,名聲又好,貨架上的貨物琳琅滿目、貴賤皆有,卻還是供不應求,自也樂得從些新鮮地方尋些貨源。
如此下來,才算湊得了大部呈去給費家的孝敬、與針對應募散修的酬功、撫恤。
至於重明盟各家的利益分配以及重明宗自家弟子的善功獎懲,倒還沒有那般緊急,得稍稍往後放一放。
數月過後,袁晉帶著隊伍滌清了大部殘餘獸群,獲珍獸數百、辟靈土千裡,足要比鱷元催發獸群時候重明盟所得戰果還要超出一倍。
也就在重明盟此次開辟靈土尚算圓滿的時候,一則攝人心魄的消息也在大衛仙朝各地響徹起來:
“南安伯結丹了!”
————
匡琉亭結丹的消息才將傳出來不到一月,便連消息在山南道向來靈通的無畏樓上下,都還未探得這位被大衛宗室上下寄予厚望的貴胄丹品到底如何,山南道外間便又有了不得的消息傳來:
“南王北王二王齊出,於旬日前攜一十九營禁軍急攻血劍門。血劍門不敵求援,卻遭同屬兩河道的葬春塚跳反。
經此一役,血劍門當代掌門一秋道人身歿,元神俱滅。血劍門餘眾敗散四方者有之,困守孤陣寧死不降者亦有之。
自此這本有三名真人坐鎮的兩河道魁首,便隻餘受了重傷、僅能以元嬰出竅遁得性命的聞風子一人留駐宗門大陣。且,據軍中傳來的消息稱,便連聞風子,亦是生死不知。”
“禹王道萬兵無相城、九霄劫溟宗兩家真人撤去了臨海的護派大陣,親赴外海、拜見瀾夢宮主。”
“當世僅存的三名散修真人中,已有兩人應過今上之邀,前去帝宮一會。”
“涼西妖族攻勢稍歇,撤回妖土。邊軍得以收複肅龍城塞,隻是尚缺修士,據聞媯相正要流天下刑徒前去實邊。”
“道門正朔龍虎宗、太一觀二位當家真人相約同行,於五日前入得帝宮後求見今上。坊間傳今上或是因了曉得他們是來為血劍門這魔宗求情,不允求見。”
按說隨著這些消息傳來,關於匡琉亭丹品如何,自是不消贅述才是。偏這大衛仙朝這三十三處元嬰勢力中,總有人心存僥幸。
又過了旬日,山北道五姥山月隱真人拜謁過摘星樓主過後,得允所請。
前者甫一入得了宣威城,這位真人便就祭出來了螭龍玉攆,待得其與神采奕奕的匡琉亭一道上攆過後,場中有那見識的都能看得清,這玉攆當是往外海方向行去。
自此,才算天下皆驚、亂世終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