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內城,石駙馬大街,羅圈胡同,翁府。
這是翁同龢他爹翁心存在北京宅子,也是翁同龢回到北京後的住所。
翁心存一漢人官員,能在北京內城得一套宅子就足見他老人家混得有多好了!
北京內城是旗城,理論上隻有八旗子弟能住這兒,而翁心存還沒抬旗,一般來說是不能在北京內城搞一套宅子的。但是這個翁心存他不是一般的官,他是入直上書房的官,就是給皇上的兒子們當老師,是所謂的“帝師”!
不過翁心存並沒有真正給皇帝當過老師,他一開始授惠郡王綿愉讀書,那是道光的弟弟。再後又給六阿哥奕訢授課,不過沒教多久他母親沒了,回籍丁憂去了,再來北京後又給八阿哥奕詥當老師。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位翁師傅再過幾年還能當上上書房總師傅!
這麼個給三個皇上家的王爺當師傅的漢員,皇上家當然得給他在北京內城分套宅子。畢竟皇子們讀書是很“卷”的,一大早就要上課了。上書房師傅們要住在外城,也趕不及啊!
而這翁心存除了是皇上家的好老師之外,還是大清的大忠臣,眼下官拜兵部尚書,深得鹹豐皇帝的信任。
另外,他老人家還是個善於教導兒子們做官的好爸爸!
他的長子翁同書是道光二十年的進士,朝考點翰林,當過貴州學政和詹事府少詹事,官運算是相當不錯了。不過翁心存瞅見江忠源、左宗棠、黃世傑、羅雪岩這批走團練和軍功路子擢升上來的官員也有點眼熱,就給他的長子安排了一個江北大營幫辦的外差。想讓兒子走一走回籍辦團練的路子,還讓次子翁同爵先一步回老家常熟搖人,組建翁家軍。
可惜翁家軍還沒拉起來,蘇三娘就把常熟給占領了!
於是翁同爵隻好卷了浮財潤去了上海,還混成了羅雪岩的幕友。而翁同書則壯誌未酬,江北大營也被楊秀清打破,隻好跟著琦善一起跑回了北京。
而翁心存得知次子入了羅雪岩幕府後,又給他的三子翁同龢安排了一趟南下送信的差,順便盤一下羅雪岩的道,看看翁家的未來能不能和羅雪岩掛鉤?
畢竟翁家是江南士紳領袖,門生、故吏、姻親、宗族遍布蘇鬆太常湖嘉各府,而羅雪岩又是統治上海的大軍閥。
“父親,孩兒在上海聽到過一個傳言,不知當不當講。”
翁宅的書房當中,翁同龢正在和一個白麵無須,體態肥碩,年過六旬的老者說話。邊上還坐著一個四十來歲,白麵長須,眉目英挺的中年男子。
這老者就是翁同龢的父親翁心存,而那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則是翁同龢的長兄翁同書。
“哦?”翁心存瞄了自己的長子一眼,後者趕忙起身走到書房門口,推開房門,探出腦袋往外張望了一下,然後又縮回腦袋,合上房門。
翁心存又向兒子翁同龢點了點頭。
翁同龢輕聲道:“有傳言說羅雪帥和羅吳王勾結甚深,甚至.”他把聲音壓到最低,“甚至是一個人!”
“一個人?”翁心存一怔。
翁同書驚道:“那我家豈不是.”
他的話才說了一半,就被父親翁心存的目光給瞪回去了。
翁心存問:“他們是一個人的傳言傳的可廣?榮祿.知道嗎?”
翁同龢搖搖頭:“孩兒是從二哥和二姐夫那裡聽說的,他們都是羅雪帥的幕友,不過他們倆也不能確定。至於榮祿.應該不知道。”
“那你也不知道!”翁心存淡淡地說。
“那二弟“翁同書提醒道。
翁心存又橫了兒子一眼,悠悠地說:“如今太平天國大勢已成,即便沒有朱明的國運,維持南北二朝的局麵總是沒有問題的。而我翁家終究是常熟名門,是江南的士林領袖,為父雖然在北朝擔任高官,但翁家終是南朝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