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脫胎於【真龍十三篇】的【化龍秘術】作為根基。
九種易形熔於一爐,結合【九品破限】相輔相成,躍得龍門構建【諸形合一】以後,白蟒的實力在諸多武術家之中都可以算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在以前的年代就有許多對龍的形容,其中一種說法就是“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的九相一體。
與之相關的,也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之類的說法。
這一圖騰本就是彙聚了諸多形象融合為一體的顯現,【根骨改易】這一修行途徑的武術家們,以九種易形稱作龍形,也是由此而來。
而白蟒則是以九種在品階上都與【白蟒之形】相當的易形構建真龍,以此躍得龍門,也算是【真龍十三篇】中的精義體現。
以前安穩局和武術家協會在追捕白蟒的時候,兩家針對白蟒在武術家一道上的修行途徑構成和危害等級都做了全麵且嚴謹的分析。
將他修行的每一門武學,使用過有記錄的每一種修行資源,進行的每一次易形都整理了出來。
毫無疑問,能夠被白蟒所選中的易形自然不會是什麼普通的水平,那些易形每一個都是與【蒼鶴之形】【玄鶴之形】這類鶴仙流秘傳品級相當。
普通的【蛇形】【鶴形】之流完全不在白蟒的考慮當中,作為天縱奇才,他隻會把目光放眼在更強的姿態上。
南柯突然想到了馮翔,或許現在鶴仙流秘傳裡還得再湊個【丹鶴之形】上去。
即便不算【化龍秘術】和【九品破限】這兩條修行途徑上的成就,白蟒也是功力深不可測的武術家。
而在師子和井單的解釋之下,南柯也對白蟒的實力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直觀的概念。
“這些都是過往的檔案記錄,信息數據的更新中止於當年的【白蟒】事件結束,如今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白蟒相較於當年來說,或許也變得更強。”
井單緩緩開口:“或許,白蟒已經在這麼多年的虛境蟄伏之下,摘取了【化龍】的成就也說不定。”
眾人聞聲之後都是麵色一沉,雖然早就對此有所預料,但想要將一頭魔龍從虛境裡逼迫出來,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南柯心念一動,不由得就想到了隔著虛境的門戶中,所見到白蟒那種龐然大物宛如怪獸般的姿態。
將白蟒搖身一變所化作的龍蛇之相提出以後,對此了解頗深的師子和井單反而搖了搖頭。
“那種姿態雖然很是誇張,但卻並不是【化龍】這般的成就。”
井單緩緩開口說道:“從你的說法來看,這種表現反倒更像是【九品破限】這條修行途徑上的一種成就。”
“九次突破極限,將身體素質推進到人體極限的區間,在這過程之中,本就會使得肉身得到不同程度的打磨。”
“而白蟒是能夠結合諸多修行途徑,擷取其精髓的大高手,將最為契合身軀與武學的【極限態】以龍蛇之相展現出來,也是他在武功上的成就之一。”
“不過從你提到的這一點,反倒可以證明白蟒還尚未真正的【化龍】。”
師子也點了點頭:“倒不如說,白蟒這種高手一旦成功【化龍】,加上作為入魔者的狀態,放眼整個繪城區內都找不出幾個能與其勢均力敵,正麵碰撞的對手,大可來去自如,壓根不需要潛藏於虛境之中。”
安穩局的專員全程一直沒有發言,而是低著頭傾聽,同時沉思著什麼,看似好像目不斜視,但其實視線一直鎖定在頭盔裡的輔助屏幕上,翻閱著各種文件。
忽然之間他靈機一動,歸總了諸多文件,將內心之中淩亂的猜想逐漸拚湊了出來。
“我知道白蟒為何一直潛藏於虛境之中了!”
說著,安穩局的專員在智能屏幕上劃了兩下,打開了許多曆史文件夾,將諸多檔案鋪開。
“在以前的年代裡,繪城區之內有一個古地名叫做‘九龍崗’,隨著時代變遷與地區的重新規劃而更名,地方的名字都迭代了許多次,慢慢的這種古稱就沒什麼人記得了,隻有一些老舊的地方記錄通誌上還有一點參考。”
“而‘九龍崗’的由來,則是以前一位富商以重禮反複登門,請動擅長風水之術的大師,在繪城區這片地區裡尋找先人墓地。”
“以風水之術尋龍定位,那位大師沿著地脈、山嶽和江河流向,認為繪城區這片地方存在一處龍穴,名曰‘九龍過江’,自此以後的年代裡,九龍崗這片地區就被往後的人們視為一處安葬先人的好地方。”
南柯聞聲之後點了點頭,怪不得姬明鏡動不動跟他抱怨這地方陰間呢。
要說就算是這邊的江水淹死太多人倒也不至於如此,但以前的人把這兒當過一段時間的公墓,那就不太一樣了。
既然存在著這樣的傳說,也有地方通誌的側麵印證,在繪城區這邊流傳的虛境傳聞,就有極大的概率與其有關。
倒不如說以前的年代裡,許多高山、江河與湖泊其實都有類似的說法,不是有龍,就是有仙人居住,亦或者是哪位高功法師得道高人曾經在此落腳,結成道場。
與龍相關的虛境也是極多的,隻不過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難以被人觸及更難以被人將通道錨定下來。
偶爾少數人有幸能觸及其中,沾染上一絲“龍氣”,借以這份好處,在以前的年代,就會有爭霸天下的王者之命,隻要潛心在某一道發展,都會有著顯赫的成就,即便不是真龍天子,也會是一方將軍霸主。
說來也巧,【真龍十三篇】的源頭就有不少人根據狀況做出過猜想,認為開創這一修行途徑的武術家應該是接觸過類似的虛境,有一絲“龍氣”入體。
就算不是他本人,也有可能是他的父母長輩,那份龍氣或許會隨著結合而庇佑子孫,甚至在極低的巧合概率下出現天生【龍形】的根骨。
由此一來,白蟒所遁入的虛境,以及為何能夠一個人在虛境之內潛藏這麼多年的理由也很清晰直觀了。
“他想要借著【九龍過江】的陣勢,一舉讓自己成就【化龍】,然後突破至宗師之境!”
說到這裡,師子緩緩歎了口氣:“隻是【化龍】已經成了白蟒無法擺脫的心魔,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因此而走火入魔,淪為入魔者那樣的存在。”
整理出【九龍過江】的推測以後,安穩局的專員行動效率很快,迅速就根據古地形和現在版本的地圖對比,將有可能會出現虛境門戶的幾個地區都標記在檔案裡。
同時也調動行動小隊,將這些疑似會出現虛境門戶的地方做好布置,應對隨時可能會發生的突發狀況。
如今擺在白蟒麵前的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以最快的速度借以虛境的幫助,使自己在武功的修行上擷取【化龍】這一成就。
二則是鋌而走險,反過來主動出擊,甚至如果是為了安全,可能會迅速遠遁出繪城區的地界,去往他處再改頭換麵。
隻是這麼多年以來,白蟒都沒有成功【化龍】,如今能夠迅速化龍的可能性雖然不能說希望渺茫,但也隻能說是約等於零。
反倒是第二條路需要特彆關注,就算安穩局和武術家協會的應對再迅速,也是需要一個反應過程的,但白蟒那種武術家要是鐵了心的想跑,尋常行動小隊還真不一定能攔得住。
整理過諸多狀況之後,隨著各自行動起來,呂書都在一邊深感大開眼界。
修行【九品破限】這一途徑的武術家他也不是沒交過手,兼顧武學之道進行【根骨改易】也是許多武術家會做出的選擇,這兩個都是眾多武術家有所接觸的領域。
反正武學嘛誰不練個兩手,都大成了能圓滿算有賺沒圓滿也不虧,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易形】了呢?
但能夠將兩種修行途徑結合到像是白蟒那種狀況,還真是前所未見,聽的他都心神向往,要不是在武術家協會裡邊的功勳不夠,呂書都尋思接下來要不要也鑽研一下【真龍十三篇】了。
師子在一邊看著呂書這模樣就知道他心裡想著些什麼,歎了口氣:“你還是先顧好自己的靜功修行再說吧。”
“誒嘿嘿……”
見師子領著人帶走,南柯也低頭看了一眼屏幕上的地圖軟件。
繪城區之內,有好幾塊區域都被安穩局的專員進行了標紅處理,在紅圈之內的地方,就是他對照了古地形之後特地標注出來,疑似有可能觸及到虛境門戶的地區。
這些地方是南柯儘量不要靠近的地區——倒也不奇怪,其中多數都是繁華城區,人流量大,安穩局的行動隊伍沒有在那裡做好準備措施之前,儘量少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