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
“這是你們的過錯。”
蹋頓撇了撇嘴,眼中滿是苦澀。
他這是遭了什麼無妄災厄,竟碰到段日陸眷這樣的人。
從赤山王庭來到大漢帝京,先是被迫給無數大漢人,外邦人跳舞取樂,又被趕去養馬,挖溝渠,修路。
如今,還要為大漢死戰,何苦來哉啊!
洛陽布武之時。
大漢的艦船,已經行於南域。
日南郡。
盧容縣之外的海域。
賀齊坐在船艙中,啃食著手中的雞肉。
船艙之外,海浪翻滾,衝擊著沿岸布下的防線。
可見,日南郡的區姓父子與眾多附逆者,已經做好迎戰的準備了。
“怎麼打?”
東府兩校尉,劉辯,劉磐彙聚而來。
“強攻。”
賀齊將雞骨拋入海水中,目光銳利道。
劉磐拱手道:“末將為先。”
“可以。”
賀齊微微頷首,安排道:“大漢艦船做過防火處理,某與君侯率一校,以主艦衝擊海岸,文向,仲台你們統率兩校換乘走舸,避於主艦後方,見機爭奪渡口。”
“諾。”
徐盛,孫觀,劉磐肅然道。
“便如此吧。”
賀齊起身走向甲板。
徐盛緊隨其後,蹙眉道:“公苗,輔艦呢?”
“輔艦後退五裡。”
“此戰之後,牽引主艦重新入海。”
賀齊扶著欄檻,眺望海岸防線立下的旌旗。
如果僅為登陸林邑討伐叛逆,便損失一艘大漢主艦,代價非他所能夠承受,回去必定會被問責。
“可。”
徐盛鬆了口氣,按刀走向遠處。
“徐盛。”
“孫觀。”
劉辯目送三將遠去。
賀齊頷首道:“徐盛是琅琊人,原為蒙稷將軍麾下之人,被調入東府軍中為校尉;孫觀曾是泰山賊眾,當年與臧霸將軍一同出獄。”
“出獄?”
劉辯錯愕不已。
轉瞬,又想起曾經的《告泰山賊令》。
若是他沒有猜錯,泰山賊是被何進禍及,沒想到竟然會為他來討伐林邑。
海岸之上。
日南郡叛軍紮下營地。
沿岸挖掘壕溝,布下拒馬,準備應對大漢王師的討伐。
“大漢王師。”
“孤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蒼老至極的區連眼中滿是複雜,更多的是一種恐懼。
永和二年,他還年少,便率眾逆反大漢,九真太守祝良率軍而來,曉以禍福,招以威信,數萬人一時俱降,嶺表悉平。
這些年,觀大漢之衰敗。
在婆羅門教的匡扶下,聚兵立國林邑。
沒想到,還未傳於區方手中,又迎來大漢王師的討伐。
“父王。”
“他們來了啊。”
區方渾身震顫,似乎回想起洛陽的過往。
區連眼中閃過一抹失望,問道:“範崮,你們在洛陽到底見到了什麼?”
“俱已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