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謀漢中的時候,孫權跑來奪三郡,導致曹操先一步定了漢中。
如今關羽剛在襄樊有了點起色,孫權又跑來奪南郡,甚至於還想奪下宜都直接鎖死劉備東入荊州的路線。劉備麾下的核心文武大部分都是荊州人。
若孫權把荊州儘數奪了,劉備又如何跟麾下的荊州人交代?
故而。
在與法正商議後,劉備果斷的決定親往秭歸,同時又下達了一係列的軍令。
如:令護軍陳到引兩百白毦兵先行前往白帝城探查軍情,並伺機跟孟達取得聯係,避免秭歸士民因援兵不到而驚慌。
如:傳巴郡太守費觀和巴西郡太守閻芝征發各縣士兵入白帝城。
如:派人前往閬中急召張飛及麾下校尉軍侯十餘人入巴郡江州城。
等等。
為避免走漏消息引起變故,劉備沒有告知費觀、閻芝、張飛三人調兵召將的目的。
即便是成都方向,都隻給諸葛亮送了一封密信,信的大意就是“荊州有變,軍師可在成都便宜行事”。
等張飛自閬中帶著十餘校尉軍侯抵達江州城後,劉備這才帶著眾人輕舟入白帝城。
在抵達白帝城後,劉備又留張飛在白帝城整軍。
雖然縣兵的戰鬥力也就維持下地方治安或是剿剿一般匪寇的水平,但有張飛帶來的校尉軍侯十餘人,勉強也能成軍。
劉備的目的也不是拿這群縣兵去討伐孫權,更側重於虛張聲勢。
畢竟。
鼓吹一起,旌旗一晃,誰知道來的是百戰精兵還是烏合之眾?
劉備則是帶著法正、陳到以及兩百白毦兵先行前往秭歸。
在抵達秭歸的時候,秭歸的戰事已經結束。
由於劉封斬殺韓當奪船渡江,極大的影響了孫權在荊州的布局。
以至於孫權不得不采納呂蒙的第二次諫言,給陸遜送了便宜行事的手令。
得知江陵有變的陸遜,也果斷的放棄了強攻秭歸城,而是在夷陵、夷道、佷山三縣部署防禦,控製江水津口,扼守山關險要。
避免奪船渡江後的劉封伺機入宜都郡偷襲身後。
陸遜可不想步韓當後塵,來荊州是來立功振興家族的,不是來送死的。
趁著秭歸的戰事結束,奉劉封軍令翻山越嶺穿越武陵郡的寇安國,也在劉備抵達的第二日,將戰報送到了劉備的手中。
劉備了解到關平引了軍中五十餘將校和一萬水陸步騎在上庸三郡,頓時大喜。
由於成都路遠,劉備在成都的精兵悍將難以在短時間內調來荊州,隻能讓張飛帶了校尉軍侯十餘人到白帝城訓練縣兵。
如今有了關平在上庸的將士,那簡直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正合心意。
而劉封在荊州的表現,也令劉備心喜不已。
隻不過。
目前劉備方麵的軍情,劉封並不清楚。
漢末沒有電子信息,無法得知數百裡外的軍情。
劉封也沒有天眼可以看到,也隻能通過現有情報來合理的預測。
關羽仔細想了想劉封的預測,道:“話雖如此,但我等也要有兄長未能及時得到消息的應變方案。
慢則四日,快則一日,陸口的蔣欽等人也會逆水而來,不可不謹慎。”
劉封笑道:“即便父王因事纏身不能及時抵達,最壞的結果也隻是與孫權對峙。
反倒是孫權,他應該期盼著父王能早日抵達秭歸。
父王來了,雙方還能有和談的可能;父王不來,孫權就得擔心北方的曹操會不會也來個渡江奇襲了!”
雖說劉封不知道北方的曹操具體在謀劃什麼,但劉封可以肯定的是:曹操絕對會在背後使壞。
關羽也明白這個道理。
然而關羽卻又有幾分不願:“倘若關某不想和談呢?”
劉封一愣。
旋即明白了關羽的心情。
在樊城打得好好的,眼看就能拿下樊城北上宛洛了,結果孫權自個兒在合肥占不到便宜,就跑來荊州討要好處。
剛從樊成撤兵那會兒,關羽是真心想著跟孫權和談的,那個時候軍情緊急,稍有不慎就得全軍覆沒。
關羽沒有不想和談的資格!
而現在。
關羽已經有了立足之勢,那談與不談,就不僅僅取決於孫權,還得看關羽是否願意了。
關羽這是恨孫權斷了自己的前程。
難得遇上天時淹了於禁七軍,結果大功勞沒撈著家卻被偷了,哪怕奪回了江陵城關羽都是有罪無功。
要說關羽心底沒怨氣,那就是在自欺欺人。
斷人前程如殺人父母,關羽想刀劈孫權的心都有了。
劉封斟酌了用詞,道:“若有可能,小侄也不想和談。小侄也想直接在江陵城除掉孫權,再滅了宜都的陸遜大軍,然後吞了陸口和夏口。
可如此一來,江東諸郡必會被曹操趁機竊取,天下大勢,也就再無逆轉的機會了。
不過”
劉封話鋒一轉:“和談歸和談,嚇還是要嚇的,嚇到孫權主動求和,方能讓父王獲得最大的利益。”
2024最後一天,祝各位2025年更上一層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