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輕手輕腳的給仁武帝掖了掖被角,無聲的守在他的床邊。
又呆呆的看了一會床頂,仁武帝突然開口:“高祥,你帶著鴆酒,替朕去一趟坤寧宮。”
高祥一驚,遲疑著開口:“陛下···”
“朕如今成了這副樣子,給皇後一杯鳩酒,已經是看在過往的夫妻情分上了,皇後素來高傲,想必也不願意過這種不見天日,處處要低人一等的日子。”
高祥臉色凝重:“老奴這就去?”
仁武帝輕輕的‘嗯’了一聲。
高祥又給他掖了掖被角,這才離去。
仁武帝閉上了雙眼。
在沒想好怎麼處置太後前,他不想去見她。
········
第二日,宮中就傳出皇後娘娘自戕於坤寧宮的消息。
這讓一群宗室的人破口大罵。
後妃自戕於宮中,這簡直就是對皇室的大不敬!視為挑釁!
按照正常來說還要牽連家族的。
可崔家已經全都入了大牢即將處斬,無法狠狠的懲罰自戕之人,這簡直讓人一股邪火直往外冒。
於是就有宗室的人提議:反正皇後已經廢黜,不是皇家的人,自然不能讓宮裡的人安葬,應當將人拉出宮處置。
拉出宮拉去哪?
皇後的娘家崔家全族下了大獄,已經無人能處理這事。
太子幽禁在東宮不得外出,也做不了主,這話無異於讓人拉去亂葬崗處置了。
可見宗室中的人是極度厭惡皇後這個行為。
仁武帝隻是不想和崔氏合葬,沾上一點關係,卻沒有羞辱崔氏屍身的意思。
他最後拍板,葬回崔家族地,不入皇陵。
對於這個結果,其他人均無異議。
皇後的罪名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她的死亡沒有引起朝臣的半分憐憫。
謀害自己的枕邊人,這不管放到哪個人身上,都是不可饒恕的大罪,更不知悔改,自戕於宮內,大逆不道。
這件事隻引起了小小一點風浪,朝臣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幾位皇子身上。
四位皇子第一次上朝,穿戴的都十分隆重,站在一起看上去賞心悅目。
就連最不靠譜的六皇子,也特意被惠妃交代過了,看上去舉止得體。
仁武帝看著心情都好轉了一些,文武百官看著也多了不少信心。
很快大家就討論起了正事。
太子的處置幾位大臣有了不同意見,有人覺得貶為庶民即可,有人認為犯下了這等滔天大罪,該處死以絕後患,兩邊爭論不休,始終沒有統一結果。
仁武帝看著吵鬨不止的人,將問題拋給了三皇子蕭瑾軒:“老三,你對你大哥這事,有什麼想法?”
他一開口,幾位大臣全都感興趣的住了嘴,看著三皇子等他回答。
蕭瑾軒被點到名字,心中緊張,手心微微有些汗意:“兒臣沒想到,大哥平日裡看上去挺好···居然能乾下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不過簡單的一句話,他後背上的內村已經濕透了,拳頭緊了又緊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說殺了,他擔心其他人覺得他無情,說留下他又擔心朝臣們覺得他心慈手軟,做不了大事。
他沒想到人生第一次參與政事,就是如此要事。
“兒臣認為···兒臣認為,此舉該嚴懲!才能遏製住這股不正之風!但···但大哥畢竟是兒臣的兄弟,是父皇的兒子,兒臣覺得···覺得應該將他貶為庶民,流放嶺南!”
三皇子鼓足勇氣,越說越順暢,說完有些不敢看朝臣和仁武帝臉上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