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緣問道:“果真?”
紅孩兒答道:“不敢欺瞞上老爺。”
薑緣笑道:“既如此,你隨我來。”
說罷。
真人往瑤台走去,紅孩兒不解其意,緊隨其後。
二者一前一後,行至瑤台上,薑緣不欲登壇,正要入班中,忽有清風徐來,推著薑緣往上壇行去。
此為祖師之意。
薑緣見之即明,遠遠朝祖師靜室拜禮,方是登壇高坐。
紅孩兒不敢入班中,隻在台上靜候。
薑緣高坐壇中,道:“牛聖嬰。”
紅孩兒跪伏在地,朝上叩首,說道:“上老爺,我正在此處,但請上老爺吩咐。”
薑緣道:“你今讀書亦有多時,日間可有修個門道?”
紅孩兒答道:“上老爺,日間餐風飲露,算作門道。”
薑緣道:“你餐風飲露,料想多時,不知有何所悟?”
紅孩兒道:“上老爺,我卻未有所悟。”
薑緣道:“怎說?”
紅孩兒躬身拜道:“上老爺,我卻有些愚笨,餐風飲露,不得所悟。若教有所說,不知真我一說,可作感悟?”
薑緣聞說,運氣雙目,細細一看,但見紅孩兒雙目靈足,元神泥丸現,未有二神來擾,他問道:“你知真我?”
紅孩兒道:“上老爺使我常讀書,其書中有所記,眉心正入乃天門,天門後為明堂,再後為洞房,洞房為泥丸宮,元神住此處,乃真我也。我自餐風飲露來,便知真我所在。”
薑緣心中了然,此童兒生來為牛魔王所護,不曾入世,是故真我易得。
他曾讀老君贈書,書中有言‘人身由來後,所見所聞而生識神,欲神,此二神乃最熟人者,蓋因由人而生,人最懼何等,最喜何等,二神悉知,二神勢大掌權,必使元神失位,此乃人死始初’。
紅孩兒之識神,欲神尚弱,元神掌權,輔以日間餐風飲露,元神自現。
此方不宜傳金丹道,若傳此道,假以時日,其二神長成,定是亂心,那時怕又是一個孫悟空。
薑緣道:“牛聖嬰,既你知真我,自今日起,你隨我身旁同是修心養性,如何?”
紅孩兒磕頭道:“但憑上老爺吩咐,不敢違也。”
薑緣遂下壇中,將紅孩兒扶起,隨他同是將鼎爐與藥盒搬入一間空靜室中,他此方當是要開始煉丹。
他走出府外,製一風閘,方歸府中,教紅孩兒使風閘,他自煉外丹,他並不避諱講述外丹道,取藥材時,將一些簡單的天地數與紅孩兒講述一二。
紅孩兒甚是靈巧,往往舉一反三。
薑緣將鼎爐立起,此謂之‘安爐設鼎’,再者清掃鼎爐,乃是‘清爐掃鼎’,紅孩兒將之一一記下。
……
卻說金蟬子轉生自南瞻部洲海州弘農郡聚賢莊中,幾番周折,入佛門俗姓作陳,法名玄奘,今得菩薩指點,攜二寶袈裟與錫杖,再者與大唐皇帝聖意西行。
大唐皇帝賜其作禦弟,望其西行取經三藏,故指經取號,又以唐為姓,是故又號‘唐三藏’,因其為僧人,出自大唐,便稱‘唐僧’。
唐三藏在貞觀十三年自長安城出發,有二從者隨行,護其西行,俱是凡夫俗子。
一行三人走在西行路,不知西路多遠,隻管往西,行入一山嶺,但見此山嶺,說不儘崎嶇難走,前行須從者拔草方能見路,行多時。
唐僧喘息不定,見路徑分叉,不知何處走,他停了白馬,問道:“此路難走,該往何處去?”
從者道:“隻管往西,我等開路,慢行就是。”
唐僧應聲,行至不久,白馬失足,從者驚恐,竟是跌落坑坎之中,三者驚懼,不知所措。
忽有妖風滾滾,但見風中擁出五六十個妖邪,有個魔王做首,呼道‘拿將來,拿將來’。
妖邪將那唐僧連同從者捉起,這法師戰戰兢兢,抬頭一看,唬得魂飛魄散,那二從者骨軟筋麻,隻因此魔王生的凶神惡煞,血盆大口,吼聲如雷,教人生怯。
那魔王道:“今時捉人,合該作我暖壽。”
魔王呼嘯不久,又有二妖聞著人味近前來,竟是商議吃人。
聽得唐僧六神無主,將身中袈裟緊貼。
那魔王招呼二妖前來,見了唐僧與二從者,說道:“此人本性元明,身有袈裟,傷不得。不若我等分食那二人去罷。”
二妖俱是應答,遂與魔王,五六十妖邪分食二從者,但見那二從者被剖腹剜心,剁碎其屍,首級與心肝與二妖,四肢遭魔王吃食,其餘骨肉被妖邪分邪,林中啯啅聲,將唐僧險些唬死。
正是唐僧西行之心不改,袈裟護身,元神有靈,否則此處便喪命去。
此正應修行,元神孤苦無依,必遭難也,掌權不得,早晚為害。須是心猿持金公相護,木母守戒,意馬作乘,黃婆調和,方行大道。
唐僧這般惶恐,不知多時去,隻聞耳邊儘是啯啅聲,不覺東方發白,妖邪等見唐僧初心不改,不得分食,暗歎散去。
唐僧昏昏沉沉,分不清路來,不知往何處往,心有惶恐,暗道:“西行路如此之難,我怎地西行?二從者教妖邪分食,我僥幸得了一命,若是西行,我定遭害,不若退去?”
唐僧念及此處,正是欲退,可又念及唐王恩德,此未曾取得真經,怎能退去。
唐僧萬念而過,終是西行心定,袈裟相護。
正是心定間,忽見有一老叟來,此老叟乃是太白金星所化,得菩薩請,特下界來,為其指路。
老叟上前將唐僧身中繩索去掉,唐僧見了老叟,如是故鄉見親人,滿眼墮淚,將諸般事情與老叟說了。
老叟笑道:“你且安心。此處儘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你袈裟相護,本性不失,故害不得你。”
唐僧道:“此般種種,我一人如何西行,恐為所害。”
老叟指定前路一處,說道:“你且儘心行至此路,那兒有個神通廣大的猴兒在,那與你有緣法,合該為你徒弟,護你西行,你將其收為徒弟,你西行路自此無憂矣。”
唐僧朝那處張望,轉身正要言謝,忽見那老叟跳至雲間,化作神仙,隻留一字帖,消失不見。
如此方教唐僧知得,那老叟乃是太白金星。
正是‘元神終知心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