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還真有些好奇,自己兒子為何會這麼說了?
畢竟曆朝曆代,良臣猛將那可都是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而現在這?
楊雄和管事楊六五也都疑惑。
“嗬。”
楊安也這才看著楊廣他們那不解的神色笑了下,嘲諷道:“宇文述此人,外忠內奸,包藏禍心。”
宇文述,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子,後來親手殺了楊廣的宇文化及之父。
根據史書記載,此人似乎也沒啥大問題。
可按照楊安前世大學時,那位給他們上戰略解析課的少將教授所言,宇文述這個人,應該是在隋煬帝東征的時候,出賣了隋煬帝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隋到唐的王朝更替本質,與其說是隋煬帝昏庸無能,把江山給玩沒了。
還不如說是關隴集團在幫助大隋楊家奪取北周政權後,卻並沒有從楊家得到他們該得的利益,故而改朝換代,扶持新的代理人上位。
而要是這樣的話,宇文述這個人,就問題很大了。
首先,他是關隴出身。
宇文述和楊堅一樣,其實都屬於關隴門閥。
隻不過楊堅上位之後,他卻和楊堅一起,迅速的跟關隴門閥撇清了關係,從原來的關隴門閥,變成了打壓關隴的人。
可正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兒子宇文士及卻在關隴坐大,李唐建立後被封了國公。
這不蹊蹺嗎?
如果宇文述真的在和楊堅打壓關隴,關隴上位後,還會封他兒子國公?
嗯,不剁碎了喂狗就不錯了。
可要是沒打壓。
那就說明,他,其實是關隴安排在楊堅父子身邊的棋子。
為的就是在關鍵時刻,給楊堅父子,給大隋楊家致命一擊。
至於第二,第二個說他有問題的原因,就是他和楊家有仇。
眾所周知,楊堅建立的大隋,是他奪取北周政權建立的。
而宇文述的父親宇文盛,卻是當時北周政權的堅定擁護者。
這也就導致了,當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的時候,宇文述的父親,包括他們宇文家,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被楊堅給哢嚓了。
固然。
宇文述自己,因為一直跟隨楊堅,而且也比較懂隱忍,並沒有被殺。
可他沒有被殺,他爹被殺了,他家裡其他人都被殺了。
這樣的仇,你說他會不會一笑了之呢?
那肯定不會。
沒有實力弄不過楊堅的時候,他可能會選擇隱忍。
但要是有實力能弄過了,他巴不得第一個捅死楊堅,滅了楊家。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兒子宇文化及等到機會,第一個就弄死楊廣的原因所在。
大家有仇啊。
當然,還有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那就是,大隋和高句麗的兵力對比。
要知道,隋煬帝三次東征,可是發動了好幾百萬大軍的。
而且這好幾百萬大軍,還不是滿清末年那種早已經腐朽不堪的軍隊。
他們是跟著隋煬帝南征北戰,打敗吐穀渾,打服突厥人,一舉打通斷絕四百年絲綢之路,巡視西域的百戰之師。
這樣的百戰之師,還是開國初期的百戰之師,你說他打不過高句麗一個總人口隻有六十萬的彈丸小國?
這就有點謎了。
那高句麗,它也沒核彈啊。
而要是沒核彈,那就隻能說,是有人故意帶著大隋的士兵去送人頭的。
不然這沒法解釋啊?
總不能高句麗的婦女老人孩子都以一敵五吧?
這不現實,也有悖常理。
而要是這樣的話,這些串聯起來,這個宇文述就問題很大了。
關隴安排在楊堅父子身邊的人,有仇,還三次東征都參加了,且次次都敗了。
這說他沒問題,也沒人信啊。
畢竟宇文述在打高句麗前,那可是大隋有數的名將,南征北戰,就沒敗過。
以前從沒敗過,到了高句麗讓人揍的嗷嗷叫?
你品,你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