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醫時幾乎終日行走,但他們卻不喊“看病呀看病”,而是手搖一種類似銅圈的響鈴,這種響鈴叫“虎撐”或“虎銜”,它便是行醫者的護身符。
相傳“藥王”孫思邈有一次進山治病時被一隻猛虎擋住了去路。當時他要逃跑已經來不及了,拿起挑草藥的扁擔搏鬥怕又不是猛虎的對手。可是這隻虎並不追撲他,隻是俯伏在地上張開大口,眼裡露出哀求的神色,並不住地向孫思邈點頭。孫思邈十分驚奇,走近細看,隻見老虎喉嚨口橫著一根白色的東西。這時老虎繼續向他點頭,孫思邈再走近仔細地一看,原來是一根很大的獸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嚨。他想為老虎掏出獸骨,卻又怕虎性發作咬斷他的手臂。忽然他想起藥擔子上有隻銅圈,就取來放進虎口撐住上下顎,叫老虎銜著,自己伸手從銅圈中取出獸骨並為老虎的傷處敷上藥物,然後再取出銅圈。老虎連連搖尾點頭,似乎表示感謝。從此以後,外出行醫的郎中紛紛將銅圈改成手搖的響器,一來作為行醫的標誌,表示自己是能醫龍治虎的藥王弟子;二來是因為孫思逸用這隻銅圈救了老虎而沒被吃掉,郎中便把它作為自己行醫的護身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