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宇高高興興地去參加聚會。
這次的聚會,還是明宵社的聚會。
這是京城最大的文人社,能進裡麵的都是京城頂級人家,要不就是讀書成績非常好的。
當時蘇譽到京城參加會試的時候,也曾經收到過入社邀請。
不過蘇譽對這些沒有興趣,所以並沒有加入。
而錢玉宇,那時候還沒有資格進入。
去年他帶人去擊登聞鼓出名之後,明宵社才邀請他進來。
裡麵有他國子監裡的同窗,也有不少認識的官宦子弟。
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文章或者其他的文學,倒是很不錯。
隻沒想到,這次的明宵社,除了他們這些人外,居然還邀請了其他的人。
社長項子奇高興地宣布道:“今日咱們明宵社與金玉社聯誼!”
有男人的文學社,自然也有女人的。
金玉社是京城那些貴女們搞的文學社。
平時也經常小聚,搞一些踏青類的活動。
這次兩個社團居然靈機一動,安排兩個社團一起玩。
這種情況,倒是沒什麼男女大防的顧忌,畢竟就是聚在一起討論文學罷了。
而且這種活動此前也不是沒有過,基本年年都有,沒什麼稀奇的。
於是很快,金玉社的貴女們來到。
都是京城頂級人家,互相之間不少都是認識的。
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錢玉宇旁邊的人湊在一起,看著話本子。
難得出來不受約束,不少人自然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看一下課外書。
被圍在中間的是卓正明。
他拿了不少話本子出來,給同好們分享。
一群人津津有味看著,與其他人好像隔了一塊田地般。
“這期的話本子,居然是個連載故事。”
卓正明看完後,意猶未儘道:“三味書屋一個月才出一卷,這個月看完,又得等一個半月了。”
京城現在已經沒有了三味書屋。
不止京城,京城附近的三味書屋,全都被查封。
所以要買到三味書屋的東西,除非去到更遠的地方,要不就等一些書屋偷偷運一些貨過來高價出給預定的人。
價格貴些,但定的人有不少。
卓正明也是用這個辦法,才能每期不落地看完三味書屋出的話本子和各種圖冊。
看是能看,就是總會比其他地方晚上不少。
每次聚會,他都會帶上自己的珍藏來與同好們一起分享。
雖然京城沒有三味書屋,但朝廷也沒有說把三味書屋的書列為**。
他們套個書皮,自娛自樂從來都是沒事的。
“咦?你這書,似乎缺了一冊?”
旁邊一個同好說:“中間內容好像少了。”
卓正明一看,還真是。
“我讓人現在回家去拿。”
卓正明喚來一個自家跑腿的人,讓他回去拿其中一冊書過來。
幾人湊在一起,繼續研究著三味書屋新出的圖冊。
錢玉宇也挺感興趣的,拿了一本在旁邊看著。
看得入了神,突然樓梯口傳來一陣質問聲。
“你拿的是什麼書?”
有個貴女正朝一個跑腿的人質問道。
那跑腿的人年紀還小,被質問便急得有些麵紅耳赤。
“是、是話本子。”
“哦?給我看看?”
“不、不好,小的隻是......”
卓正明看著,這個正是自己派回去拿書冊的跑腿。
他站起來走過去。
那貴女不等跑腿的夥計都答應,直接伸手把他手中的書籍給搶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