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乘著勢頭,臨國大軍一路追擊。
周敞先是感念吳嶺竟然能有一份忠心留了下來,便給他機會,做個左先鋒,衝鋒陷陣。
蔣孟也沒有反對,畢竟顯王生前的得力乾將大多都隨靈柩離去,剩下的多是保持中立之人,在軍營裡也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更有句話,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蔣孟實在算不上“強將”,因此手下兵士也跟著“不強”。
因此,說是乘勝追擊,實際上連番追擊之後,卻又被堵在了黍城城下。
開始是守城,現在改為了攻城。
周敞沒有想到的是,本以為敵軍會越打越少,結果是變成了越打越多。
蜃國常年占據三州土地,雖然蜃國人少,但也在三州土地上四處布兵城防。此前不過是失了麥州,之後就又迅速集結了黍州和稷州的兵力,一麵撤退回黍州,一麵防守。
而周敞和蔣孟帶兵出擊,形勢立時逆轉,變成了是敵軍在城樓上觀望,而他們安營紮寨於城外。
蔣孟雖然屢次強行攻城,一個月過去,卻都未能攻下。
周敞無奈之下才推薦了被擱置一邊的吳嶺。
卻沒有想到,吳嶺嘴上靈光,真上了戰場是中看不中用,沒兩下子便負傷下來,再也上不了戰場,隻能整日圍在周敞身邊,勉強做個馬前卒。
周敞失望之餘又想起了周唐。
先前說是提拔周唐做了先鋒,但用與不用還得蔣孟說了算。
因此,周敞在要推薦人之前,就又對周唐做了一番細致了解。
收回來的評價是,周唐為人正直率真,有勇有謀,但在林放統率時期一直不得重用,多半是由於林放軍中腐敗嚴重,沒有人脈和銀子就沒有晉升渠道,因此這麼多年才混上一個守城的校尉。
於是周敞再次正式向蔣孟舉薦了周唐。
蔣孟對奕王所言,不管心中怎麼想,麵上都是言聽計從。
當然這也是周敞一直謹守分寸,無事從不向蔣孟提過分要求的緣故。
兩人現在關係微妙,也就要守好各自底線。
吳嶺不中用,蔣孟就正式任命了周唐為左先鋒,給他機會衝鋒陷陣。
周唐則不負周敞所望,上陣殺敵,奪上將首級。
隻是在那之後,蜃軍也學起了他們此前的做法,龜縮在黍城城內不出。
這麼一來,可就急壞了周敞和蔣孟。
雖然蔣孟得了朝廷的許可和支持,後方陸陸續續也有軍需供應,但畢竟是杯水車薪。
而三州之地多年來已經被蜃國搜刮得皮都不剩,糧食、牛馬、衣物、炭火和藥材都各種短缺。
越是深入越是匱乏,軍隊想要從地方獲得資源補給,是難上加難。
因此,戰事多耽擱一天,於國於民都是巨大的消耗。
月餘過去,黍城久攻不下,周敞倒是又想起了現學現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