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下雪了,李承乾回長安了。
在太極殿前,長孫無忌已經在那裡站了快兩個時辰。
白發白雪,佝僂的老人,
在巨大的太極殿前,顯得是那麼的卑微渺小。
長孫衝跪在台階的最下麵。
從昨日見到李義府,見到他那懶散的行禮後,長孫無忌就知道長孫家完了。
三朝元老,治世能臣,為百官之首。
最終淪落到脫去紫袍,摘掉官帽。
渾身上下,如這天地般白茫茫的一片。
作為晚輩的李厥在一邊陪著,李厥其實是不願意的。
他本想去國子學的。
今天先生查作業,一下子查兩年的作業。
隻要沒寫完的,補肯定補不完了。
那場麵一定熱鬨極了。
還特意交代帶毛巾,這是擦汗,還是擦眼淚呢?
昨天站在太極殿前看了,有好些府邸的燈光徹夜未熄。
李厥猜想那一定是補作業的。
可如今,隻能在這裡站著。
陪著老祖一起淋著雪,等待太極殿內皇帝的召見。
李厥覺得鬱悶極了。
父皇並沒有要求趙國公在這裡候著。
他可以在尚書省的暖閣聽候召見。
長孫無忌望著身旁一動未動替自己擋住風頭的李厥輕聲道:
“厥兒?”
“老祖請吩咐!”
長孫無忌把冰冷的手伸到懷裡,從懷裡摸索出了一本書。
長孫無忌把書放到李厥手裡,笑道:
“這是全篇共十二篇的《貞觀律》。
把這個交給顏白,告訴他。
大唐在朝前走,新的東西層出不窮,舊法要換新法,大唐要修法!”
《貞觀律》是長孫無忌最驕傲的東西。
依靠著律法,他在貞觀初年精簡官員,消弱列侯,省繁去蠢,安人寧國。
他並不是什麼都沒做。
他是真的為大唐做了很多事情。
隻不過這些都是在幕後,很多臣子不知道,也看不著罷了。
可現在不行了,需要彌補和改進的地方很多。
“郡公已經離開長安了!”
“假休完了再交給他!”
李厥搖搖頭:“郡公已經跟父皇討到了旨意,餘生不會入朝,已經辭官了,以後他就是一個講書的先生!”
長孫無忌聞言猛地一下呆住了。
顏白性如烈火,進如雷霆。
如今這退也是急流勇退,讓人意外。
真是一個怪人。
長孫無忌咧著嘴乾乾的笑著,望著那高大的太極殿癡癡的笑了。
那一日,長孫無忌記得顏白親口對自己說:
“國公,你我一起辭官吧……”
想起過往,長孫無忌無奈的苦笑,忍不住喃喃道:
“我錯怪了你的好心!!”
………
李象的供詞李承乾已經看了。
沒有憤怒,沒有砸東西,更沒有氣的發暈。
而是咬著牙淡淡的說了一句知道了。
太極殿內。
官職達到四品的官員在大殿內齊聚。
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
今日眾人就開始商議對長孫家的處理。
國朝根本未動,李承乾就把這個當作一件小事來做。
若是以大朝會的形式來做。
那就是大事。
可臣子想把這件事做大,最後把燙手的山芋放在自己的手上。
太極殿內吵得厲害。
關於趙國公一事有人說是這是在造反。
有人說這不該算作造反。
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陛下,現已查明,監察禦史李巢勾結趙國公,左右禦史台,堵塞言路,獨斷專行,意圖謀造反!”
李義府的話在大殿內轟轟作響。
“陛下,趙國公構陷忠良,反意昭然。
自貞觀十九年起至今,同黨甚多,如不定罪,必成大患!”
李義府抬起頭大聲道:
“臣,懇請陛下,果斷處理,清查同黨。”
來濟聞言走出朝列,衝著李義府冷哼一聲。
他沒有想到,這個平日看誰都笑眯眯的李義府會有這麼狠的心。
來濟朝著李承乾拱手道:
“陛下,趙國公在太上皇潛邸之時儘心輔佐,太上皇才能廓清宇內,君臨天下,功過相抵,為何如此逼迫?”
李義府聞言絲毫不懼,反問道:
“廓清宇內是一個人的功勞麼?
如果按來中書所言,朝中老臣都是酒囊飯袋麼,他們就沒有功勞麼?”
來濟咬著牙,低喝道:
“非要看陛下對自己的舅父出手你李義府才開心麼?
今後的史官會怎麼看這件事,”
“陛下是君父,他是臣,有罪當罰!
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史書以明主!
如今我朝為何就不能依法治之?”
李崇義望著又要吵起來的朝堂,輕輕歎了口氣。
這麼吵,永遠結束不了。
不能攪和稀泥!
李崇義走出朝列,朝著李承乾拱拱手道。
“陛下,臣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