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佳士_三國:季漢劉璋_思兔閱讀 

第575章 佳士(1 / 1)

“果真是豪傑之士。”

從華彥、孔順口中,袁譚得知泰山魁首臧霸不願歸降,有意同他抗衡到底的消息後,他沒有什麼失望之色,也沒有對臧霸的不忿,反倒是誇耀了一句臧霸,透露出對臧霸的欣賞。

“聽聞臧霸之父臧戒擔任縣獄掾時,據守律法,從不徇私,為當時的太守所忌恨,太守著人打算收押臧戒,但在路上被臧霸救走,臧霸孝烈如此,而今一以貫之也。”

袁譚顧謂彆駕王脩道,為了能順暢拿下臧霸,他自是不免對臧霸的生平了解一二,即是了解了臧霸的生平,他也就對臧霸拒絕他的招降並無意外。

“然也,臧霸勇烈豪邁,有古人之風。”彆駕王脩循著袁譚的看法附和了一句,隻這句附和的話有七八分的真情在,語氣中和袁譚一樣透著欣賞臧霸的意味。

“惜哉。”袁譚歎息了一聲:“如此豪傑,不能為我所用,反倒是委身於曹孟德麾下,同我等相抗,著實是可惜了些,不然若是臧霸為我所用,徐土不足定也。”

此刻,袁譚招降臧霸的心願更盛,臧霸若是從屬於他,一來他的勢力壯大,對贏得嗣君之位的把握也就大上了一分,二來兵不血刃的拿下泰山、琅琊,席卷豫州、徐州,這一戰他當得頭功也。

王脩瞧出了袁譚的希冀,他近前言道:“公子,似臧霸這等豪傑,遣使招撫一次卻是不足以表明公子禮賢的心意,當多遣送幾次使者前去,這樣就顯得公子心誠,精誠所至,金石或為開也。”

“嗯。”袁譚沉思了片刻,應了下來,雖說屢次遣使招降臧霸,略微顯的他有些氣短,但比起不經一戰、不動刀槍,就能拿下泰山、琅琊的前景來說,多遣送幾次使者算不得什麼。

決意再次遣使的袁譚,思索起了使者的人選,華彥、孔順已經出使過一次,但是沒有見成效,他或許應當更易使者的人選,換一個口才更好的屬下去。

思慮一二刻後,袁譚將目光放到了麵前的彆駕王脩身上,他出言道:“吾思慮再三,論起辯才,府中沒有比得上彆駕你的,不知彆駕可否願意前往招降臧霸。”

“敢不從命。”王脩拱手領命,他也有意領下這樁差事,畢竟若是成功招降臧霸,此次袁譚這一路大軍,他將是毋庸置疑的頭功之人。

第二日,臧霸府上。

王脩甫一踏入屋內,端坐首席的泰山魁首臧霸先是招呼一聲入坐後,而後就趕在王脩說話前言到:“王彆駕,如果你是前來吐露招降的話,就請閉口不言,返身而回,確是不必浪費什麼口舌,某的心有若磐石,不可動搖也。”

一上來就遇到硬釘子的王脩,他沒有打起退堂鼓,反倒是近前進言道:“脩不是為了招降將軍一事來此,而是為了大義規勸將軍,以免將軍做出不義之事,玷汙了將軍的名頭。”

“某效事於曹公,行忠君之節,此義之所在,有何不義之處,但請彆駕直言。”臧霸蹙起濃密的雙眉,神色有些不解道。

王脩一臉淡然,端坐席間,緩緩言道:“曹孟德挾持天子,總覽朝政,殺害忠良,人神共憤,今袁公奉天子衣帶詔討賊,此固天下之大義也。”

“可將軍惑於小節,鼎力相助曹孟德,與袁公對抗,揚國賊之氣焰,滅忠良之威風,此蓋不義之事,而將軍行之,豈不是取笑於天下人。”

“嗯?”臧霸微微斜起了身子,目光有些飄忽,但很快就堅定了下來:“衣帶詔之事,傳言而已,未有實證,而曹公前者首倡義旗,合眾義軍,為漢家征討國賊董卓,奮不顧身,幾至危殆,天下人所共睹也。”

“後天子播越,東還故都,關東諸侯,未有能出兵勤王者,又是曹公心係王室,奉迎大駕,定都於許,宗廟社稷始立,漢家解去覆滅之危。”

“似曹公這等忠臣義士,固世間少有,某得效事於曹公,是某之大幸,亦是義之所在……故而彆駕所言非也,望莫再複言,不然就彆怪某無待客之禮了。”

出了臧霸的府邸,王脩忽的一歎,他本以為臧霸是那等無有才辯的莽夫,然今次對談,卻見臧霸才思非常,不可等閒視之。

蓋佳士也!

此刻王脩不再將臧霸視作湖海豪氣的英傑,而是把臧霸視為通曉大義、才辯出采的佳士。

回到臨淄後,向袁譚複命的王脩,感喟的言道:“公子,臧霸固佳士也,非口舌所能動搖,今次南下,招降之事不可成也,唯有動兵方可。”

袁譚臉上閃過一絲失望,即是王脩聲言招降不得功成,那招降之事就決計難以成功了,也就隻能動兵擊敗臧霸、孫觀等泰山諸將,才得拿下泰山、琅琊等郡。

片刻的精神低迷後,袁譚的神色重新振奮了起來,而今他擁有步騎三萬有餘,對上臧霸、孫觀等泰山諸將,就兵力來說是處於優勢的一方。

所故袁譚對招降失敗一事,也沒有太過失落,他把心思放到了攻略泰山、琅琊的事情上,招降不成,那便強攻矣。

於是乎,在河北南下的三路人馬中,袁譚的左路大軍率先發起了進攻,對著臧霸、孫觀等泰山諸將所守禦的泰山、琅琊之地猛烈進攻了起來。

作為防守方的臧霸,念及兵力不如袁譚,所以他沒有冒險出戰,而是打算先用城池消磨袁譚一方初戰時高昂的戰意,等到袁譚一方士卒疲憊、將校倦怠的時候,伺機而動。

也即是在這種情況下,袁譚經略泰山、琅琊的計劃處於阻滯的狀態,雖是他兵力勝於臧霸,可在攻城戰中,兵力的優勝很難發揮出成效來。

畢竟攻城不似野戰,野戰中兵力的多寡,往往會決定戰局的走向,但攻城戰中,就算有十倍於守城方的兵力,也難以發揮出效果來。

因而,袁譚這一路的戰局出現了焦灼的態勢,三五月內,卻是難以見到一個結果。


最新小说: 逆天醫王 讓你當書童,你替少爺科舉中狀元 都市第一至尊 傅總彆跪了,夫人直播閃婚了 我在日本獨自修行 李雲龍亮劍北宋 風靈月影,從我的世界開始 男科誤診,我竟嫁給了京圈太子爺 七零下鄉前,我用空間搬空仇家 玄幻:病太子召喚諸天,暴壓天下